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耍脾氣,爸媽都有獨門的方式讓孩子安靜乖乖,有些方法我們很常用,卻不太適合,可能造成孩子一輩子的影響 以下8種,爸媽一定要避免的NG做法1.以暴制暴「等下叫警察把你抓走」、「再吵就把你丟掉」,用威脅、恐嚇的方式,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也可能讓孩子產生攻擊、破壞行為,當作反擊. 2.說教「你看!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不可以……」,當孩子處於難過、生氣時,已被情緒主導了全部意識,此時對孩子說教或講訴規則,孩子根本聽不進去. 3.順著孩子,情緒勒索「不要哭,等等買糖果給你!」,用賄賂、哄騙的方式,當孩子再次遭受到不好情緒攻擊時,會利用情緒勒索的方式,讓父母順著自己走. 4.性別刻板印象「男生不可以哭,要勇敢!」,當孩子哭的權利被剝奪時,情緒表達就容易出現障礙,面對情緒不知道如何抒發.5.貼上情緒貼標籤「愛哭鬼!會討人厭!」,在孩子身上貼上「負面標籤」,可能會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6.對孩子的情緒視而不見「不要吵,這種事沒什麼好哭的!」,否定孩子的情緒,或對情緒視而不見,會讓孩子漸漸不想與父母溝通,害怕表達自己,再與其他人相處,也可能築起一到心牆. 7.都是別人的錯「地板壞壞,都是地板害的!」,為了安撫孩子情緒而怪罪其他人或是環境,不但會讓孩子失去錯誤中學習的機會,無法對自己負責,養成遇到挫折就怪別人的壞習慣. 8.比孩子更生氣、更大聲「再吵啊!乾脆把我氣死好了!」,當孩子鬧脾氣而家長無法保持冷靜,反而更憤怒的回擊,這樣一來一往的循環,會讓孩子養成「發脾氣也沒什麼不可以」的想法. 使用這些方式處裡孩子情緒孩子情緒表現深受父母的影響,同時也是穩定孩子情緒的主要來源.培養孩子情緒能力,越早開始越好.處理孩子情緒問題時,可使用以下方法: 同理並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傾聽孩子的聲音,同理他的感受,當孩子知道爸媽理解他時,情緒也能漸漸緩和下來.但爸媽一定要注意,同理並不等於同意,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緒當成工具,要讓孩子知道,你的感覺是可以被接納的,但不好的行為一樣是必須被規範. 引導孩子覺察情緒,表達並釐清原因「你哭得這麼傷心,一定很難過,對不對?」,引導孩子察覺情緒,回應孩子的感受,「今天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利用開放式的問題協助孩子了解自己為什麼會產生這樣不開心或難過的感覺,並想辦法釐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