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複製了童年的教養經驗」當然要突破框架首先還是得由成人的自我覺察開始,一步一步的覺察,也一步一步的放手. 昨日晚上去餐廳吃飯時,桌上擺了一盤大人小孩都愛的炸物,喬伊開心的拿了塊雞塊.突然我眼角餘光瞄到,她將雞塊放進水杯中,我忍住想碎念的衝動,沒說話,靜靜地觀察她.她開心說著:「雞塊沾水真好吃!吃起來好像冰淇淋喔!」(媽媽黑人問號)然後津津有味地邊沾水邊吃完. 對於孩子玩食物,你們的看法如何? 曾經的我無法接受,覺得吃飯要有吃飯的樣子,餐桌上的常規與界線一堆,導致餐桌常常像戰場一樣,親子間充滿權力鬥爭,親子關係也備受影響,直到接觸正向教養才開始慢慢學著放手,確認自己的界線,也與孩子討論常規,透過與自我對話、與孩子對話、家庭會議,慢慢找到彼此間的默契,到現在親子能在餐桌上共好相處. 玩食物這件事,你可以負面的看也可以正面的看,而我取中庸之道. 負面看待玩食物:可能弄得到處都是,清潔麻煩,吃飯時間變長,玩完不吃又浪費食物,可能也有旁人眼光的壓力. 正面看待玩食物:英國德蒙福特大學曾經發表過一個研究,結果顯示,被允許玩自己盤子中的水果和蔬菜,可能增加孩子們吃下這些食物的機會.研究招募62位年齡介於3-4歲的學齡前兒童作為受試者,並將其分為兩組,被允許玩食物、碰觸及感受食物的受試組別,願意嘗試進食的水果及蔬菜量,顯著較其他控制組別為高,特別是對於受試者本身並不熟悉的食物,如石榴和奇異果,差異更為明顯.<資訊取自華人健康網> 現今也有許多美食是被「玩」出來的.有人將牛奶加入紅茶當中就變成了奶茶,有人將冰雪拌入水果和牛奶就變成了冰淇淋,有人將桿平的麵包放上起司、蔬菜等配料就變成了披薩,有人嘗試將葉子做成杯子,放入飯與配料再包起來就變成了粽子,因為有前人的創新與嘗試,我們現今才有如此豐富可口的美食可享用. 所以玩食物好不好? 見仁見智,主要還是取決於成人的價值觀,而這價值觀多半是從童年經驗來的,因為小時候玩食物被唸被罵被打,導致成年後看到同樣的事件時,在潛意識的回憶中勾起不好的感受,進而反彈、厭惡、並阻止,「其實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複製了童年的教養經驗」當然要突破框架首先還是得由成人的自我覺察開始,一步一步的覺察,也一步一步的放手. 在我們家允許孩子玩食物,但自由與紀律需要並存,孩子有玩食物的自由,同時也不能超過界線,需要遵守常規,界線沒有空間,但常規可以討論.關於界線我們採用在蒙特梭利,與阿德勒正向教養中都有提到的類似論點,「不影響他人、不破壞環境、不傷害自己」 你可以玩食物,但你只能玩你盤子中的食物,你可以玩食物,但不能把食物黏在牆上,或任何不好清理的地方,你有玩食物的自由,但應該建立在合理的範圍內. 再來是常規,像是用餐時間多長?玩完的食物沒吃完怎麼辦?吃飯能不能離開座位?弄得髒亂該怎麼處理?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吃等等諸如此類. 區分出這是誰的課題?是孩子的課題,又或者是家庭共同的課題,彼此的需要與期望是什麼?我們會在家庭會議中與孩子討論對話,找到一個彼此能接受的方式,達成共識並溫和堅定的執行,執行過程如果有狀況,就再提出討論,並且視孩子的年紀與能力決定放手的程度,讓孩子有機會做決策與負責的練習. 所以玩食物好不好? 如何在創意與責任中拿捏成了父母的功課,提出一個與社會認知較為不同的觀點讓大家去思考,沒有絕對的對或錯,也或許未來有個產品的Slogan這樣寫到: 「水雞塊,如同冰淇淋般的新滋味.」 ▼照片為喬伊用紅柚與香瓜創作的鮭魚壽司**************************************************嗨我是口羊太太如果有疑問或任何想與我討論的部分歡迎訊息給我:m.me/meimatalk也可以在下方平台找到我喔!期待與你們一起療癒兒/聊育兒 口羊太太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meimatalk/Youtube頻道: https://reurl.cc/38v68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esther7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