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媽咪拜實際案例有次我在幼兒園的分享講座結束後,一對爸媽帶著一個可愛的四歲小男孩晨晨前來問問題.媽媽在我面前指著孩子說:「黃老斯,我的兒子三歲前個性都還算不錯,很親人又會交朋友,基本上都很好帶,但三歲過後漸漸變得愛生氣,不喜歡別人碰他的東西,也不願分享任何食物或玩具,不管大人或小朋友接近,他就會開始像動物護食一樣「護物」,不是抱著就是收起來,若想向他借來玩、碰到他沒有在使用的物品或被他發現有人動過,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地大哭大鬧,完全聽不進道理與安慰,歇斯底里地尖叫不已,然後頻頻憤怒地指責周圍的人,而他自己卻是不經同意也不過問,就隨意地去拿他人的東西.在家如此,在幼兒園也是這樣,所以其他小朋友不敢又不願意和他交朋友,大家都盡量配合他或敬而遠之,有的小朋友甚至叫他「小氣鬼」⋯⋯」 後來聊了一下發現,晨晨的爸媽與許多照顧者們和不少家長一樣,會期望孩子可以與他人分享或共用物品,當他不願意將自己的玩具或食物給同伴或陌生人時,大人就會忍不住說:「你為什麼這麼小氣都不分享呢?你那麼多東西,讓別人玩一下也不會怎麼樣呀!之前你很想玩誰誰誰的玩具時,他也有借你玩呀!」男孩現在的狀況是只要有人靠近,就開始警覺緊繃,誤以為他人要拿自己的東西而出現情緒,讓大人與同儕也變得緊張起來. 黃老斯分析關於「分享東西」這件事情,是我很常被爸媽詢問的問題之一.在教導孩子之前,真的要清楚瞭解自己的想法再行動,所以大家不妨一起來思考:•孩子是否需要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呢?•為什麼需要?為什麼不需要呢?•分享是希望他人也要這樣對待自己才做的嗎?•身為大人的我們,是否也對身旁的人如此樂於分享、不求回報呢?曾有一句歌詞是:「與你分享的快樂,甚過獨自擁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更能體會「施比受更有福」或「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箇中滋味,但這都必須建立在「自己願意」的前提,若分享變成一種壓力或怕被貼上「小氣」等標籤而分享,對孩子來說應該是很不喜悅的事情. 成長的過程中,爸媽到底應該如何引導他們去嘗試並體會呢?我也遇過不少持有這種觀念的爸媽,甚至因而期待其他孩子與自己的孩子都要如此,只要有哪個孩子不想配合時,就會強烈地教導他們要懂得分享,誰不這麼做的話就是小家子氣、吝嗇. 我們可以從發展來看以下四個階段:(一)一歲前的階段當我們拿走六到八個月大的嬰兒正在玩的玩具時,他就會表現出負面情緒、不高興、哭泣或反抗了.(二)一歲左右的階段一歲左右會開始離開照顧者去探索新環境,好奇心是發展過程中很重要的動機,任何事物孩子都有興趣想去一探究竟,但因為他們還不會分辨安全或危險、物品歸於自己或他人,所以最重要的是營造安全的環境讓他們盡情體驗,慢慢去建立危險的概念,要維護他人物品且不可隨意觸碰,若一味地限制行為或無條件給予自由都不適合,管制太嚴格,孩子會變得被動,反之則容易失控、隨便拿取.(三)一歲~三歲的階段一歲到一歲半的孩子會有幫助大人的行為,不過真正會主動分享自己的東西是從三歲開始,而且孩子會從過去至今以來跟爸媽的互動中學習到事情可能的發展,因此會推測與思考.(四)四歲左右的階段到了四歲左右漸漸能理解他人的感受,所以當爸媽教導他們要經過詢問得到同意才能使用他人的物品時,孩子是可以接受並學會的. 瞭解發展的進程後,我們知道探索未知的環境與好奇心是必經又必要的過程,就能預測孩子在每個年齡的表現與能力,才能有合理的期待並教導他們如何保護自己、區辨自己與他人的東西以及是否能隨意使用、瞭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如何表達自己等,孩子可以透過不斷積累經驗來學習.若沒有足夠與適切的教導,未來想要機會教育告訴孩子道理或設身處地時,他們就會難以理解,尤其是連許多成人都可能需要學習的同理心,從分享中獲得喜悅這種比較高階的認知與道德層面,更是要反覆經歷才能體會的. <有感.教養:黃老斯讓爸媽秒懂小孩內心小劇場,親子關係中雙贏>為什麼我的小孩總是講不聽?為什麼反而我成了自責又受挫的爸媽?別讓「愛」成了誤解,更別讓無知的教養毀了小孩.讓擁有10年以上實際輔導經驗的職能治療師——黃老斯,溫柔帶領爸媽一起走入小孩的內心世界,從專業角度讀懂行為背後的原因,運用雙贏小技巧,輕鬆化解教養難題.讓爸媽和小孩從「互相接招的對戰關係」,變成「默契十足的最強神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