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大的第一階段│副食品進程詳細解析>(上)及(下)講述的都是理論通則,實際上不一定每個寶寶都會適用,以我自己的經驗,針對初次嘗試副食品的寶貝,我給的建議就是少量多樣化,目的是多接觸不同食物,不用過度在意吃的量,先培養愉悅的用餐氛圍會更好.我自己一開始也是有點職業病上身,要營養要健康,覺得就是要什麼都吃不能挑食,而且也會介意一餐吃的量夠不夠多、是否均衡、是否天然原味(很堅持不加任何調味),全家的照顧者都費心準備卻發現事與願違.蛋仔從出生就「很有個性」,4個月開始奶跟初期的副食品吃得亂七八糟,什麼都不要,好像吸空氣就會飽了;對食物的喜好也是「硬派」作風,像是打泥食物才吃不到兩周就不要了,直接邁入「有口感」的硬度(P.S一顆牙都還沒長喔);主食類的食物除了地瓜跟饅頭,粥跟飯都是吐還給你;對食物挑剔,今天願意吃明天又不要了…不勝枚舉,實在話真心覺得好累,甚至會質疑自己的專業是失敗的.(重玩不重吃睡的蛋仔,讓營養師媽媽頭很痛)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試著改變自己的作法,讓自己的要求更寬鬆:不再計算吃的量,不想吃就算了,下一餐餓了再吃;不喜歡吃紅蘿蔔,沒關係可以換成地瓜,之後再試試看;不願意吃完全無調味食物,那我改變烹調方式,甚至加一點點鹽(有試吃過),讓彼此有更大的空間,用餐環境氛圍是愉悅的、不緊繃的,漸漸地我發現蛋仔的表現越來越好,願意嘗試的食物種類越來越多,吃的份量也是有在增加,這樣就很棒了!當然我的隨興作法是在─生長曲線有維持住(不能掉太多)、活動力及各方表現都正常,無特別疾病的前提下進行,若爸媽覺得不放心,也可以去諮詢門診營養師,會有更適合的指引.(不喜歡吃米飯?沒關係也可以吃饅頭.在無過度加工或調味的前提下,與其逼他吃現在不接受的食物,不如給他吃喜歡的食物,慢慢培養吃的樂趣,並趁機嘗試新食物.像蛋仔現在就可以接受飯跟粥囉~)在這個前提下,只要不是危險的食物種類,只要寶寶願意吃,吃得開心滿意,這個方式就OK,不一定每個人都要從流質→泥→軟爛→稍硬→正常硬的流程走起,仍然要以寶寶的喜好及需求為主.除了盡量滿足營養需求,我們希望能在初期嘗試副食品時,給寶寶體驗到「吃飯」的樂趣,培養他日後的飲食習慣,所以一開始爸媽不要給自己及寶寶太大的壓力,過度要求可能會適得其反喔.(蛋仔表示:給我花椰菜啃OK,給我花椰菜泥NO!)(蘋果也是一樣,水果泥不要,就是喜歡自己來,明明(當時)只有2顆牙齒==)最後的九宮格是家家實際與蛋仔磨合修正,並參考臨床媽咪們的回饋所整理出來的餵食原則,供各位照護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