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電池來比喻,寶寶就像是個高容量鋰電池,並且搭載快速充電系統,隨時就像是充飽電的狀態,而且愈大體力會愈來愈好.小孩會自己走路後,每天需要約3個小時的動態活動,才能讓好孩子好好的「放電」喔!而滿足了動態需求,也有助於靜態活動的專注度. 隨著孩子移動能力和認知發展的提升,對事物的好奇和探索能力也驟增,會好像整天都停不下來的樣子!照顧者可能因此感到更加辛苦、疲憊.建議依照孩子的能力發展,在環境和活動上做一些安排,提供能適當挑戰孩子能力的活動與玩具,減少孩子去玩不該玩的物品. 除此之外,還要留意孩子的動態活動量.根據多個國家的「兒童活動量建議值」,大部分會建議在小孩會自己走路後,每天需要「3個小時」的體能活動,滿足了孩子動的需求後,也有助於靜態活動的專注度.不過,同時仍要考量個別的體能狀況和天生活動量表現來做活動安排.如果目前一天僅有半小時的動態活動,也不須一次就增加到3小時,可逐步增加到適合的活動量. 動態活動種類很多,也有不同的費力程度,一天3小時可包括不同程度的活動,其實不要一直坐著,光站著活動就是微費力活動.所以要增加動態活動的量,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可以參考下表活動來觀察目前動態活動的量,也可作為活動安排的參考: ▼ 微費力與費力活動參考列表微費力站起來、翻滾、到處走、步行.費力追逐遊戲(如:捉迷藏、紅綠燈)、跑來跑去、跳跳床、騎腳踏車、跳舞、跳體操、攀爬、跳繩、玩水、游泳. 而且每天動態活動至少3小時還有很多好處,首先有助於動作能力發展與協調、肌力的提升,其次有助於骨骼健康、身高發育與睡眠,也都能因此有更好的發展. 19個月寶寶,一起玩丟球遊戲吧!這個階段可以讓孩子接觸更多球類活動了.如果擔心在家丟球比較危險,可以選擇球池用的塑膠球或是揉紙球來丟.丟擲的地方,可以選擇大型的目標物,例如:箱子、簡易球池、水桶等等,目標物愈大愈簡單.投擲的距離,不要太遠,愈近愈簡單,孩子會較有成就感.練習對準投擲時,丟球的動作分為手心朝上拋出和手心朝下丟出,兩個動作都可以讓孩子試試看,並且觀察動作. 另外,生活自理部分,孩子開始會簡單的「脫」動作,例如:脫襪、脫鞋、脫褲子、脫外套(需大人先解開扣子和拉鍊).所以,可把握情境讓孩子練習看看,例如:洗澡前要脫衣褲、回到家脫鞋、脫襪、換衣服時,讓孩子試著脫掉等等.雖然一開始力道可能還不夠,過程中可能會卡住,不過,大人指導下孩子的動作技巧會愈來愈進步.可以告訴孩子:「你試試看,我會幫忙你」,有時候孩子會覺得自己做得不如大人好,就覺得自己不會、想放棄、想要大人幫忙做完,這時候可以給孩子打氣和鼓勵:「我一開始也弄不好,練習後就會慢慢變好了.」 當然,做不好會產生挫折,確實不好受,但勇於面對、克服,進步後自然挫折就少了,成就感就多了,這更是練習生活自理獨立中,更深層所要培養的態度. ▼ 19個月的參考發展里程碑感官知覺 能辨別軟硬[13~24M]粗大動作 手心朝下丟物[19~24M]精細動作 疊4塊積木[19~24M]認知能力 辨認自己的物品[19~24M]語言能力 傾聽一個小故事/旋律/歌曲[13~24M]生活自理 脫掉鬆開的鞋子[13~24M]社會適應 在其他兒童身旁各自遊戲[19~24M] 內文摘自<0~2歲黃金期:職能治療師媽媽的超強育兒術>作者:兒童職能治療師——蔡曼嫻出版社:四塊玉文創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5200粉絲團:「四塊玉文創/橘子文化/食為天文創三友圖書-微胖男女編輯社」https://www.facebook.com/comehome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