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映岑顏色被賦予不同的意義,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之下都不相同.這關係到人能複製出來的顏色種類,在古代稀有的色彩只有王公貴族才能穿戴,以便顯示階級身分,也就是說「什麼人才能穿什麼顏色」,這件事本身就帶有分化與歧視的意味,因此當人們認為「粉紅色」是專屬於女性的顏色時,其實正進行了性別歧視.性別歧視背後的性別刻板印象根據字典的定義,性別歧視指的是基於性別而有的偏見或歧視,特別是女性所常遭遇到的差別待遇.(當然,男性也會遭遇到性別歧視),這種社會上的偏見簡單來說,可以從無處不在的性別刻板印象呈現.例如,公共廁所上男性與女性除了粉紅色與藍色的區分外,女性標誌總是像穿著裙子.一張包著粉紅色布巾的嬰兒,你的第一個念頭會下意識地認為這個嬰兒是個女嬰.當我們說「總統正在和校長及醫生開會.」,你腦中想的這三個人一定是男性,因為如果不是男性,我們常常會在職業前面冠上「女」字,像女總統、女校長、女醫生……還有更多例子,但是職業本身並沒有性別之分,而我們加諸其上刻版印象,就是性別歧視.(左:法王路易十五幼年時,1712年/右:法王路易十五少年時,約1722-1723, Soucesphoto:maison.biaudos.free.fr)粉紅色曾與性別歧視無關十八世紀,粉紅色在歐洲皇室間非常盛行.法王路易十五(LouisXV)小時候就曾穿著粉紅色連身裙裝,在青少年時期穿著繡花的粉紅色外套打獵,他長大後的情婦龐畢度夫人更是淡粉色系的狂熱者.1918年,紐約兒童雜誌Earnshaw&39;s的前身刊物聲稱「女藍、男粉紅」是「普遍被人接受的規則」,因為粉紅色是一種「比較果斷、堅強的顏色」,而藍色則是「比較纖細、雅致」.這是因為在過去,士兵通常穿著猩紅色外套、主教紅袍加身,因此紅色是最陽剛的顏色,粉紅則是褪淡了的紅色,或代表稚嫩的紅色,而藍色則是聖母瑪利亞的代表色.不過,一直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男童女童並沒有穿著不同顏色衣服的概念,因為當時嬰兒死亡率與出生率雙高,所有兩歲以下的兒童通常都穿著容易漂白的亞麻布衣,而白色代表純潔,對西方社會來說更接近兒童的形象.大眾傳媒如何加深性別歧視回到粉紅色與女性之間的連結,其實是從世界大戰之後才開始的.在十九世紀末,隨著社會的工業化和生產模式的轉變,廉價染料大量湧現,更能做出明亮和鮮豔的著色效果.曾經索價高昂的粉紅色,便從貴族專用變為勞工階層的大眾選擇,它開始走進主流.接著在1950年代,「女孩是粉紅色,男孩是藍色」的刻板印象,來自於美國的童裝製造商希望透過賦予顏色特殊的意義,來刺激童裝銷量.商人鋪天蓋地塑造了何謂女性氣質(鑽石被冠上婚姻忠誠的行銷手法也大約在這個時期),而在1950年代之後,透過甘迺迪夫人及瑪麗蓮夢露等知名人士與好萊塢電影,粉紅色成為非常女性化的象徵,同時一般人會認為粉紅色帶有一種輕浮不認真、幼稚天真的感覺,這跟傳統社會慣於貶低女性的心態有關,也就回到我們一開始所說的性別歧視.消除性別歧視從「沒有」理所當然開始哪種顏色能夠代表哪種東西,其實都是由社會決定的,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約定俗成」.如果觀看歷史的軌跡,就會發現沒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夠稱得上「理所當然」,曾經人們認為女人理所當然沒有投票權,然而現在不再是了,曾經人們認為女人理所當然拿比男人低的薪水(嗯…現在全世界的女人依舊抗爭中).性別歧視的存在,就是依靠社會上每個人對事物抱持著理所當然、習以為常的態度.沒有人希望自己被性別歧視,或遭受任何一種歧視,然而在此之前,或許我們可以先思考,自己是否已經放任歧視橫行社會之中?參考書籍:色彩的履歷書:從科學到風俗,75種令人神魂顛倒的色彩故事-卡西亞‧聖‧克萊兒性別教育小辭庫-游美惠Pink:TheHistoryofaPunk,Pretty,PowerfulColor-ValerieSteele關於性別歧視,你還可以看:校園內禁止女學生穿內搭褲!我們要如何讓性別歧視消失?哺集乳室≠育嬰室呼籲保留安心哺乳空間 *本編輯部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媽咪拜(Mamibuy)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以分享原網址之方式,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socialmamibu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