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繪星心理治療所所長謝玉蓮臨床心理師☆ 臨床多年來,最不願也最不希望醫師在轉介單上寫著:疑似性侵,需評估心理狀態.這短短字數無法說明一個家庭的悲傷,再加上若是年幼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侵犯事件理解程度往往受限,在建立關係、收集資料、客觀評估都是困難的開始.因此,臨床上很需要家長協助觀察、描述生活中孩子的樣貌. 以下就0-6歲孩童如遭遇重大事件之身心狀況改變的徵狀,家長可以細心觀察孩子是否有如下的狀況出現: 一、生活作息改變與生理狀態1.嗜睡,難以入睡或是出現夜驚狀態、做噩夢現象,而難以安撫.2.出現高頻率尿床、遺糞現象,但生活中並無其他重大事件發生.3.吃不下,或是吃太多:臨床上還有些孩子出現異食症.4.出現身體化抱怨,例如:頭痛、胃痛.5.身體出現受傷、瘀青、流血、貼身衣物不同,或是有其他分泌物出現,如無法判斷,則可就醫評估. 二、情緒狀態不穩定1.容易發脾氣、哭泣,甚至沒有理由的哭鬧.2.出現外化性行為,例如:打人、破壞物品、丟東西、對立反抗.3.當靠近某特定人、事、物、地點時,顯得緊張、焦慮.4.恍神、漠然、沒有反應,需要多次呼叫. 三、人際互動、依附關係改變,甚至出現退化行為表現1.本來活潑、外向的孩子,開始出現畏避陌生人、或是特定人物,並且對於平常可接受之擁抱、碰觸,顯得害怕.2.對於自我身體探索、他人身體碰觸頻率增加,或是遊戲歷程出現模仿兩性的動作.3.出現分離焦慮,不願與大人分開或是上學.4.要求吸媽媽奶頭尋求撫慰、用奶瓶喝奶、包尿布、說寶寶語.5.出現過度成熟的大人語言或性暗示語言如果,您觀察到孩子有以上身心狀態改變,可以利用繪本(例如:蝴蝶朵朵、你不可以碰我)來作為探尋媒介.在共讀歷程觀察孩子反應、建立信任與開放態度,探詢事件可能已發生後,尋求醫療資源介入,以利早期發現,讓兒童青少年團隊給予評估、協助. 倘若發生事件,大人不需要過度控制,相信我們是可以保護孩子的!而避免孩子受侵犯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早教導性教育與建立孩子自我保護的能力. 家是第一個談性的場合,畢竟性侵犯不會等孩子長大才侵犯她/他,因此在家中,洗澡,任何時刻,只要孩子對於身體器官疑問,認知,請誠實回應與機會教育,畢竟,也可以利用性教育繪本(例如:我的小雞雞,媽媽的乳房....等),適時給予孩子身體界線的概念,實際鍛煉身體的自主性權的拒絕策略(例如:大喊不可以碰我,感到不適切的碰觸便立即離開,並告知大人),也讓孩子辨認危險情境(例如:我們來玩一個遊戲,不能告訴爸爸媽媽,或是我帶你去找爸爸媽媽),這些都是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方式,讓孩子在大腦中建立拒絕策略. 性教育,是一場生命的教育,我們得讓孩子在自然狀態下談性,建立正確的保護自我的方式,突破事件在不知情的狀態下發生.本文由<IBABY愛寶貝親子網>授權,同意,不要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