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編輯/媽咪拜編輯部面對老愛將孩子弄哭的長輩,媽媽實在有說不完的怒氣與無奈.雖然能理解長輩是出自疼惜,但看著孩子哭鬧,大人卻笑得開心,孩子的幼小心靈都留下大傷害. 朋友前幾天分享:某天她帶女兒回娘家,媽媽看見好久不見的孫女,開心抱著不放,剛好隔壁阿姨也來串門子.見孩子有人顧著,她趁機上個洗手間,但不久就聽到女兒哭聲.原來阿姨拿了糖果捉弄女兒,孩子伸手要拿、大人就故意拿高,來來回回好幾次,把孩子弄哭了,阿姨卻笑得很開心…….(▲示意圖) 每被弄哭一次,孩子不愉快經驗就1大人看孩子可愛,總會忍不住想逗弄一下.事實上,大人的舉動沒有惡意,只是利用孩子的天真,故意捉弄觀看反應,例如害怕、哭泣、生氣,這些大人看了開心,但對幼小心靈都是不愉快的經驗,捉弄次數多,負面經驗也累積越多. 捉弄的舉動是出自對孩子的喜愛,通常開玩笑居多,但孩子會把每件事都當真,繼而引發情緒反應.這種不被尊重、不安、不舒服的感受,都會在內心留下烙印. 逗孩子vs.捉弄孩子,界限模糊了!逗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快樂、有正向的情緒反應,而大人也要以孩子的角度為出發點,做出讓孩子可以接受、理解的行為.而這些行為裡,有大人的童心、幽默、智慧,能為孩子帶來快樂.反之,捉弄是大人以自己的快樂為出發點,做出讓孩子痛苦、不愉快的事,連帶引發負面情緒或感受.換句說話,這種行為是在逗大人,而不是逗孩子. 大人弄哭孩子的行為,還有這些!故意搶走孩子的玩具,告訴孩子「這是我的」故意抓著孩子的牛奶或食物,佯裝要喝或吃掉故意對孩子說「爸爸媽媽不要你了」對孩子說「等等跟我回家」,讓孩子產生分離焦慮嚇唬孩子「警察要來抓你了」 故意弄哭,對孩子有4個影響逗孩子要是方式正確,對孩子來說是適當的刺激;如果錯誤,造成孩子不愉快,相對就會產生這4個影響:1.不易相信別人大人捉弄孩子的舉動,對孩子心靈上會有種「被騙」的感覺.起初會哭鬧,久了就演變成「對大人說的話心存懷疑」,未來與人相處也會有戒心,不易真心交朋友,且被大人被騙久了,也會耳濡目染學會說謊. 2.缺乏安全感一旦孩子成為被嘲笑的對象、卻沒有得到適當安撫時,心裡就會受傷,且覺得自己被欺負了,爸媽卻沒有保護他(有些人為了不得罪長輩,只好笑笑帶過),為此頓失安全感,也容易影響情緒. 3.缺乏自信弄哭孩子後,長輩除了笑之外,有些人還會附帶幾句,「唉唷,羞羞臉」、「愛哭鬼」、「這樣就哭喔」,孩子聽久了就會陷入自我懷疑(別以為孩子年紀小聽不懂哦),且成長過程中,也會把這些負面標籤往身上貼,認為自己就是不好,無法獲得自信. 4.比較沒有膽識孩子被捉弄哭了、還得被嘲笑,這些不好的感受漸漸地會讓孩子畏縮,做事情綁手綁腳、不敢放膽嘗試,在家裡或學校也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成長過程中會變得較壓抑、孤僻. 孩子被大人捉弄,爸媽可以這麼做!1.即使怕得罪長輩,但仍可「不帶怒氣地打斷」長輩行為,例如可先同理孩子的情緒「你很難過對不對」、給予安撫,再藉機帶孩子離開現場. 2.若爸媽是事後才得知孩子被捉弄,要盡快了解事發經過,並與孩子溝通、安撫並導正觀念,讓孩子知道長輩是想要拉近關係、但用錯了方式,盡量不讓孩子記恨. 3.遇上一而再、再而三刻意捉弄的長輩,爸媽可盡量遠離,以保護孩子. 延伸閱讀:千萬不要讓人這樣逗孩子,會對孩子心理產生嚴重的傷害!才送托3天就出狀況!托育員捉弄1歲7月童,搶走娃娃、奶瓶竟哈哈大笑!0~8歲孩子的安全感來自父母的沉穩,但…怎麼可能做到溫和與堅定?爸媽留意!這些舉動,會造成孩子安全感不足「媽媽不公平!」談孩子的情緒反應:吃醋、嫉妒手足關係*本編輯部所發表的文章,均由媽咪拜(MamiBuy)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要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以分享原網址之方式,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socialmamibu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