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跟家長告知孩童需要根管治療時,有些爸媽的表情彷彿該顆牙齒被判了死刑,從此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甚至有很多家長會拒絕根管治療,只願意保守處理(例:吃藥、填補),或是從此消失不再回診.根管治療,或是俗稱的「抽神經」,大概因為名稱聽起來很恐怖,一般大眾普遍抱持負面的想法.其實,不論恆牙或是乳牙,需要根管治療的原因和作法,大致上類似,但因為乳牙牽涉到未來會換牙,治療的細節仍和恆牙不同,需要注意的事項也略有差異.以下整理兒童牙科門診,家長常見的疑問,希望能協助爸媽們釐清觀念. 1.牙齒都沒有痛過,為什麼要根管治療?牙齒會需要根管治療,常見原因為蛀牙或是曾經有外傷(例:撞到牙齒).孩童的症狀大多數為牙痛,但也可能牙神經(牙髓組織)已壞死或化膿,所以不會有急性疼痛的症狀.另一情形,該顆牙有很深的蛀牙,醫師判斷神經有被細菌感染的可能,也會建議根管治療.在兒童身上,常見牙齒已經大蛀牙、長牙包(化膿)或是感染擴散導致蜂窩性組織炎,孩童都不曾表示疼痛,以致大人沒有即時發現,延誤就診.原因可能是孩童害怕看牙而隱瞞,或是症狀初期孩童難以辨認疼痛的來源. 2.不做根管治療會有什麼影響?需要根管治療的乳牙,如果沒有即時接受治療,持續發炎或是擴大範圍,除了會導致上述的蜂窩性組織炎,對於孩童未來的恆牙也會有不可逆的影響:恆牙可能會發育不良(例:顏色偏黃褐色、表面粗糙甚至形狀異常,這樣的牙齒通常很容易蛀牙)、位置改變(牙齒會傾向遠離發炎的環境,導致齒列不正.) 3.乳牙根管治療對恆牙的影響乳牙和恆牙的神經是獨立的,所以乳牙接受根管治療,未來的恆牙仍然會有自己的神經組織.乳牙根管治療後,仍需定期回診,且建議每6-12個月拍X光檢查,以確保治療品質. 4.不想(能)根管治療,可以直接拔掉嗎?乳牙的功能除了咀嚼、發音、美觀,另一重大功用是為未來的恆牙保留位置.若過早拔除,鄰近的牙齒會傾倒、位移或佔據該空間,未來恆牙要萌發時,會缺乏足夠位置,導致牙齒無法萌發、位置錯誤或是空間不足,牙齒排列凌亂,需要矯正牙齒才能恢復理想的排列.如果該顆乳牙根管治療的成功率低(例:長時間反覆發炎、曾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牙齒結構破壞過大、牙根吸收),仍須拔除,拔牙後需由醫師評估是否要以空間維持器保留位子給未來的牙齒. 5.根管治療後一定要做牙套?根管治療後的乳牙,若剩下的齒質不足以抵抗咬合的力量,會建議以牙套保護.或是該牙齒本來就有很大範圍的蛀牙,無法以樹脂或其他材料填補修復,也會建議以牙套恢復本來的外型.家長常見的疑問:乳牙不是會換牙嗎?對,乳牙是會換牙,但是乳牙的後牙(臼齒)換牙一般要九歲才開始.很多嚴重蛀牙的小朋友,三四歲就滿口大蛀洞,到換牙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蛀牙的牙齒,就像是颱風過後破洞漏水的房子,根管治療只是把房子裡面的淤泥打掃乾淨,毀損的屋頂或牆壁要靠牙套來重建.沒有牙套,房子內部清的再乾淨,仍然會漏水甚至傾斜倒塌.根管治療後沒有做牙套的牙齒,容易再度發炎、甚至斷裂而需拔牙.因為臨床上看過太多這樣不幸的案例了,所以在門診也會花很多時間跟家長解釋,否則辛辛苦苦接受根管治療後,牙齒卻因為反覆感染、斷裂而拔掉,實在令人惋惜. 結論 一顆牙齒是否該根管治療,醫師需要從病人的症狀、臨床檢查和X光影像做綜合判斷.乳牙的治療對於未來的牙齒的影響非常深遠,各位爸媽有任何疑慮時,請和醫師充分溝通,而且務必要定期回診追蹤,才能確保治療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