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的衝突發生,在婆婆開始接送孫子放學開始 因為從一開始結婚就是小家庭型態,所以很難真正感受到婆媳如果天天住在一起,會在生活上擦出多少火花﹖ 但是﹗在我認識的朋友中,如果是跟公婆一起住,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婚後、產後,依然會保有原本的工作,而不會選擇做全職的家庭主婦.原因很簡單,她們不想被公婆當成在家裡吃閒飯的人,保有工作也減少了相處的時間,她們口徑一致的說:「即便賺的薪水都要拿去付保母費,也要繼續工作﹗」當然,在實際上,跟公婆一起住的家庭,會給公婆帶孩子的,很少會拿保母費給公婆,原因更簡單,因為孩子跟夫家是一個姓,是自家人. 因為媳婦保有工作,減少了彼此相處的時間,其實一起住的公婆,也很少跟媳婦有互動,彼此還可以相安無事地維持良好的室友關係,那甚麼時候,是產生緊張與衝突的時機呢﹖原來在孩子開始進入幼兒園學習時. A女說:「當孩子開始念幼兒園後,我才發現婆婆變得不一樣了﹗」我問:「怎麼說呢﹖」她說:「每次婆婆去接孩子,老師都會告狀啊﹗說孩子今天做錯了甚麼,又犯了那些事.就這樣婆婆回家先數落孩子一遍,等她兒子回家再說一遍,我回家也聽她說一遍.這樣她就說了三遍了﹗就愈說愈生氣啊﹗孩子當然也愈聽愈委屈.因為婆婆不知道要怎麼處理,只能一直說著孫子的缺點,也弄得一家人都不開心啊﹗」我問:「那妳們怎麼辦呢﹖」她說:「我後來就跑去跟老師商量,要老師只跟婆婆說孩子在學校表現好的地方,說優點.如果孩子有需要改進或糾正的行為,只要跟我說,不要跟婆婆說.」我說:「妳這樣做好聰明唷﹗」她說:「對啊﹗後來婆婆就只聽到兒子在學校的良好表現,回家也說了三遍他在學校的良好表現.婆婆自己愈說愈開心,孫子當然也開心.我在私底下也會跟孩子說在學校要注意哪些事,帶著孩子改.我們三代之間的緊張就消除了﹗」 婆婆會擔心孫子的學習和行為的表現,也是出於愛和關心.當她不知道如何解決孫子在學習或行為上出現的狀況,當然會焦慮與嘮叨,這些教養的責任,父母應該自己承擔起來,而不該落在長輩的肩上. A女是一個聰明的好媳婦,當她發覺婆婆要說三遍兒子的錯誤時,不是先討厭婆婆到處說孩子的壞話,而是可以理解與同情婆婆的無能為力.知道婆婆不是故意要說孩子的壞話,只是陳述老師說過的話,而她同時也意識到自己教養孩子的責任,主動跟老師聯絡並且告知解方,這樣不但圓滿解決了孩子在學校出現的問題或狀況,也因為要老師告訴婆婆孫子的良好表現,同時也強化了祖孫之間的情感與連結,真是一舉數得. 妳的婆婆在幫妳接孩子放學嗎﹖記得讓老師跟婆婆說孩子好的表現,至於孩子需要改進的地方,只要讓老師跟父母說就好﹗不要讓老人家為了教養孫子的問題,覺得無能為力又心煩氣躁的,這樣破壞了家庭的氣氛與和樂,很划不來. 愛有很多種面向與傳遞方法,要選擇適合對方的,才不會讓妳的蜜糖變成對方的毒藥. 相信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光彩.臉書專頁:<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尚瑞君著作:<優雅教養:傾聽、陪伴、愛,教你解讀孩子的心>陪你養成親子之間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教養變得優雅又有效率.讓我們用愛與耐心去發掘孩子的亮點,協助孩子發出生命中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