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小孩、撫養成長、耐心護幼……這些母性的力量,到底是怎樣來的?2018年公視有一齣很精彩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當中最後單元〈必須過動〉的編劇夏康真,在受訪時表示想藉本劇討論「母性,她是自私的?還是母性一定都要是無私的?」在回應夏康真提出的問題之前,也許要先回應:到底母性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必須過動〉劇照 自然或後天:兩種心理學觀點 就我的專長,即精神分析治療而言,「好的母親」構成「女性」的理想未來,所以母性是後天的.奧地利精神科醫師佛洛伊德(Freud)認為,小女孩由於無法在父母身上得到完滿的愛(因為父母才是一對),在長大以後,她便以生孩子(尤指兒子)來得到全然滿足的補償.因此,日後小女孩當上母親、擁有自己的小孩以後,她愛撫他、親吻他,彷彿得到世間最美好的關係.──這種母性是後天學習的,用以補償潛意識中的某個童年期缺失.另一種觀點則主張,母性是在母-嬰關係中本能一般的功能,所以是天生的.那就是溫尼寇特(Winnicott)馳名的「原初母性專注」觀點:至少在嬰兒出生後的早幾週,母親無需被教導,就能認同與感受他的一切,對他的需要作出的高度適應與調頻,懂得這個哭聲到底是餓了、拉了、還是哪裡痛了.這種天生、在適當的時間就會生效的母性功能,使她短暫失去自我般的完全奉獻,成為嬰兒早期生命不可或缺的氧氣.此後,她又需要根據嬰兒的情緒發展階段來調整狀態,漸漸做回她自己、讓孩子做他自己.〈必須過動〉劇照 說到底,我們都跟媽媽學 然而,佛洛伊德及溫尼寇特的母性觀,即使差異甚多,但其實也是後天的!要是一位母親能夠自然地做到「原初母性專注」,那種對嬰兒的自然共鳴與覺察,那代表曾經在她的早期生命裡,也有一位母親這樣奉獻過給她.為此,母性的確是「學習」而來的,卻發生在我們擁有語言、甚至能夠記得它是怎樣以前.就像在臨床工作中,那些不滿意自己的母性的媽媽個案們,其實在照顧孩子時遇到困難時,都是有意無意先回想起自己的母親是如何照顧自己的.有一位曾說:「我媽真的從來沒好好的照料過我的情緒!不是用壓的就是用忽略……」,我說:「那難怪妳不知道怎樣處理吵鬧中的小孩~這不是妳的錯,但你必須「學習」.」每一個母親,在她還是小嬰兒時,便向她的母親「學習」母性是怎樣一回事.而長期的心理治療,在某一個意義上,便是重新撫育這些母親們,讓她們能「學習」如何被照顧、照顧自己、從而好好用母性照顧小孩. ※此文改篇自筆者發表於﹝女人迷﹞拙作〈〈必須過動〉母愛是一種自私還是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