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媽媽之後,總是感性許多.前一陣子,在育兒界裡有則讓人窒息的新聞,一位媽媽在婚姻中因飽受委屈,在臉書留下遺言:「我的婆婆殺了我!」後,便與這人世訣別了......看到這一則新聞時,很多人針對婆媳問題有許多的探討與譴責,但時間過去了,這件事情剩下的只是...兩個孩子沒有了母親.究竟有多大的失望,讓一個人選擇離開人世?產後憂鬱症,每個歷經生育後的女性一定都有,而男性何嘗就能置身事外?<三十而已>這部陸劇的女主角之一「顧佳」說:「出月子的那天顧佳就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多麼讓人感同身受的一句台詞!近期身邊亦不乏朋友家人分享新生喜悅.以前尚未生育的我送禮時,總是跟我家先生說:「買尿布吧!實用.」在當了媽媽之後,才知道「不打擾的關心」就是最好的禮物.因為在這之後,女人所要面對的是更多複雜且不足以與外人道的難解習題.夫妻關係首當其衝.從孕期開始,女性承受著身體的賀爾蒙變化所帶來的種種不適,到生產後的兩人世界出現第三者,母性本能讓妻子的所有關注全focus在新生兒身上,夫妻之間愛的濃度就降低了.曾有一位朋友分享:因疑似患有子癲前症,醫生請她立刻開刀生產,娘、婆家爭吵說要看時辰好壞,不准動刀,先生悶頭不發一語.夫妻間就在這個生命來臨時,第一次面臨重大且難解的人生抉擇......婚姻的開始,不是在結婚典禮結束後的那一刻才開始,而是在生兒育女後,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才開始起步.再來,女人將面對自我價值的質疑.前兩天有位朋友發了一個限時動態,內容大意是:當她在坐月子準備返回職場且邊面試保母的同時,來家中協助的月嫂見此景,竟用自身經驗勸她:「我年少時因工作錯過了與孩子的相處時間,現在想想,我很後悔.如果妳可以,就別找保母了,放下工作陪孩子長大吧!」原來社會對女性的想法,時至今日仍沒有變化,相夫教子的工作仍然被安放在女性身上.原以為自己所在的職場環境較為保守才這麼想,沒想到身邊同為女性的親友竟也如此出言為難......說真的,男性才真的沒有孕育的功能,這個世界要求女性的未免也太多,同樣否定了自我價值的追求我不後悔我做出育嬰留停的決定,但這一切只是因為我希望拿回孩子教養的主導權而已.參加社區的寶寶共學組織,其實大部分的職業或全職媽媽,共同的困擾都是教育孩子.我曾經聽過一個男性親友這麼告訴我:「生孩子我也有出到力啊!又不是只有我老婆貢獻的比較多!」嗯哼,育兒路上的孤獨與無助,感謝這些爸爸們的「幫忙」.為何養育孩子的工作,總視為「母親」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幫忙是指「出錢」,說真的...那是應該的,不是幫忙......如果幫忙是指「貢獻精子」,那煩請您向精子銀行報到,提高生育率,當個優秀的種馬,這世界需要您的付出與支持.最後讓我覺得,難解的......是社會期待下的角色衝突.社會對於女性角色的期待,往往讓女性做出了回歸家庭的選擇.社會定義的「好媽媽」特質,都是打理好家庭的一切事務,讓先生無後顧之憂.我的原生家庭與婆家傳遞給我的觀念是:在外工作的男性很辛苦,所以家庭事務他們參與程度少是必然的.然而,我個人其實完全無法接受這樣的概念.經營家庭也是人生的一項工作.夫妻是合夥開公司,它的收益來自於合夥人對於此公司的共識及投入.若拿掉這樣的社會期待,撇除掉性別上分工的認定,或許有許多人可以在婚姻這條路上更能欣賞沿途風景,攜手同行.所以,難解的,從來就不是「問題」,而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