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終於從家裡的吵鬧混亂脫身,可以喘一口氣的時候,有時候不好好追劇,又開始滑起手機裡的孩子照片,反思自己今天到底給了孩子留下甚麼樣的一天,哪一句話講得太後悔,哪裡又說得不夠多.我們的家,一開始的設定就有點不一樣.我們住在遙遠寒冷的楓葉國加拿大,除了我和老公自己的成長背景已經很不相同之外,孩子出生後的定位也很不同.該如何在這個種族元素複雜的文化中幫助他們成長呢?我總是覺得做媽媽這個責任好重,我想教他們對的事,又不想硬塞給他們"媽媽覺得是對的事".啃書長大的我,在角色轉變成教育者的時候就站在三叉路上好好的思考過.尤其是我們身處多重文化,語言衝擊的地方.我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看過太多因為學習語言而在親子中間產生莫大拉鋸戰的家庭.一個地方的方言,一個國家的語言,一份堅持的背後,往往不只是學習一個新語言那麼簡單而已(更何況學習一個新的語言一點也不簡單!).更多的是一個家庭裡文化的傳承,對於身分的認同和家鄉的定義.所以我想了想,我想要我的孩子知道的是甚麼?我想要他們了解媽媽長大的故事,我想要他們知道自己血統裡的文化.我想要他們自己對自己的家族故事產生興趣,對在遠方另一個國家的人文覺得親密,但更重要的是能的和身旁無論相同或不相同的孩子們一起自在長大,自己舒適的幫自己找到定位.我不想要的是道德和傳統包袱的情緒勒索.所以我努力想了想.那就從講故事開始吧!我努力回想自己孩童學中文的情景,盡量在家中幫他們創造出類似的情境.我和我的孩子們從0.5歲開始就有大量的親子共讀時間.閱讀是我們家最自然,也最基本的活動.他們的"母語",不單單是從媽媽循誘的單字片語中學習到的,更多的時候,我希望他們是從公主,騎士,害羞的噴火龍,會罷工的蠟筆,勇敢的火車,失去顏色的獨角獸....等各樣精彩的冒險中目瞪口呆的等不及的自然吸收.當然,用傳統的眼光來看也許總會有些遺憾:少了學校和同年紀孩童社交的環境會很不一樣.但是,他們本來就不會是在台灣長大的孩子呀,他們的童年要創造的是在他們自己的成長環境,屬於他們獨特的回憶,而不是被搪塞"父母的家鄉"的回憶,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