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好!屁股有蟲嗎?」「不要靠在桌子上!」「腳放下來,坐有坐相!」奇怪勒?為什麼孩子就是不能好好坐?到底是發生什麼事了? 相信爸媽一定有聽過一個名詞:人體工學,也有人翻做人因工程.這個名詞也被廣泛的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但它到底是什麼? 接下來舉一個生活中一定會遇到的例子,就是「坐姿」. 很多爸媽都會發現,自已的小孩不是很喜歡寫作業、看書,每次只要一上書桌,坐沒多久就累了、想下來,不然就是一直動來動去. 在2004年有一個研究指出,如果你讓小孩坐合身的桌椅,他的精細動作的表現,會比坐在太大的桌椅的小孩表現的更好.如果這個操作的東西難度越高,兩者表現的差異性就會越大.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其中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掉的原因就是——穩定性. 這不是指孩子個性的穩定性,而是孩子「坐」在這個桌椅上所帶給孩子的穩定度. 當孩子坐在相對於穩定性不足的桌椅上時,首先他就要花掉一部分的力氣,來控制住身體,讓身體能夠保持穩定.想像一下,如果我們今天坐在一個高腳椅上面,腳沒有得踩、背後又沒得靠,當雙腳懸空的時候,是不是就會覺得很難好好地吃飯,連要寫字也會有點困難. 同理,坐在一個不適合的桌椅上,小孩就會浪費掉一部份大腦專注力的資源,去把身體穩定住,因此無法好好的專心.如果我們期待讓孩子好好學習的話,除了請家教、上補習班,這裡還有個第三方案給爸媽參考——幫他換一組合適的桌椅. 「合適的桌椅?怎麼樣才知道這是不是適合我孩子的桌椅呢?」 很簡單,就是根據孩子的身高等數據,去找適合高度的就好!那我們就來實際看看,該怎麼樣去測量桌椅. 大原則就是:先量椅子,再量桌子.而如何量合適的椅子的高度,先記住三個數字:90度!90度!90度! 首先讓孩子的腳跟擺正,兩腳平貼在地面上.小腿跟地面垂直,這是第一個90度.再來讓膝蓋也呈現垂直狀態,這是第二個90度.最後,大腿和脊椎(也就是屁股啦)也要垂直,這是第三個90度. 等到坐好之後,從腳跟到後腳膝窩的長度,就是椅面最適合的高度. 椅子量好之後,再來就是桌子.在正確的坐姿之下,讓肩膀放鬆、兩手放在身體兩側,手肘保持彎曲.這個地面到手肘的高度,往上再加個0到5公分,就是桌面最適合的高度. 椅子過高會造成的問題有穩定性不足等等,而桌子太高就會讓肩膀和手臂呈現好像一直舉著的狀態,長期下來容易肩頸酸痛,肩膀要繃的很緊才能夠維持住那個姿勢. 小補充:同樣的測量方式也適用在大人身上.如果你常常會覺得身體不舒服,也許是坐姿上面出現一些狀況,建議調整一下目前常使用的桌椅,或許能有些改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