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仲雞哥在未來的某一天這樣跟我說,他想要為了「免費鮭魚(或其他商業誘因)」去改名的話,我會怎麼樣?這真的是太難的題目了!第一個跳出來的想法應該是,好險孩子願意在做這個決定之前先跟我講,這樣我們還可以有討論的空間.我在努力做一個「孩子會信任地把事情告訴我」的媽媽,那不代表我會對仲雞哥的任何想法都是百依百順的同意.這樣說好了,我不會用「對孩子百依百順」來換取仲雞哥願意跟我說心裡話,這不是一個能長久的互動模式.我們在職能治療臨床的工作上,並不太會一直使用「外在物質」作為形塑行為的獎勵,我們會傾向最後能夠以完成行為的成就感或是自然後果作為行為的獎勵.莉莉老師,講人話好嗎?嗯~比如說大家都煩惱的吃飯問題,現在仲雞哥也是很會在那邊拖拖拉拉的,在外面吃個飯還要管到別桌的菜色跟餐館的裝潢.如果這時候,我使用外在物質作為形塑行為的獎勵的話,那就是我會去跟仲雞哥說:,你如果可以現在開始很專心吃掉這一碗飯,沒有講話跟東張西望的話,等一下就可以吃一個布丁.>我要形塑的行為是「專心吃飯不講話不東張西望」,而我給予的外在物質就是「布丁」.這很容易理解吧,大家應該都有看過各種實際例子.但是,萬一以後孩子不喜歡布丁了,或是下次跟你要求獎勵要換成switch一台呢?是不是我們就有點猶豫了呢?因為外在的物質無窮無盡啊,當我們大人沒辦法滿足的時候,這個行為是不是就沒辦法繼續了?所以我們可以在一開始的時候使用外在物質,但是要漸漸地把這個轉換成大人的稱讚、拍手、口頭獎勵,再慢慢地轉換成帶孩子注意到自己行為上帶來的自然後果,讓這個形塑出來的行為後果,來持續地鼓舞孩子.好,我講人話.比如說,我會口語提示仲雞哥說:現在你已經長大一歲了,是學校裡的大哥哥了,可以自己專心吃飯,做小朋友的榜樣了喔!或是在吃飯吃到一半的時候,帶仲雞哥看到:哇!你現在可以自己吃了半碗,都沒有讓媽媽提醒你耶!這樣我們等一下就會一起吃完,你跟大人一樣的時間一起吃完呢!當這樣轉換成口語獎勵之後,也帶著孩子看到自己的行為可以有好的自然後果(有時間可以跟媽媽一起玩),看到自己的行為跟以前有具體的改變之處,這樣孩子就會持續地被自然後果鼓勵,進而就會持續這樣的行為了!回到如果仲雞哥跟我講說他想改名這個問題,我會真的很慶幸,他願意跟我一起討論這些問題,這代表我們長久以來在努力的方向是正確的.他經由我們給予建議,他自己選擇作法,並且承擔自然後果(不論好與壞)的這個過程中,可以理解我們的建議是合理的,進而持續願意跟父母討論、尋求意見,這是一種親子間的信任感、親密感的表現.所以,萬一仲雞哥來跟我說他真的想要改成張鮭魚的話,我們應該會跟他表達我們難過的感受,以及我們當初為他取這個名字的意義.然後會跟他討論這個改名紀錄會跟著他一輩子,而且會把2次機會用掉,以及未來可能擔負的風險.讓他在充分理解事實之後,在具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做判斷,並且願意承擔這些後果的話,那就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