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編輯/DebbyWang、TashaHuang發燒量體溫時,耳溫是最常使用的方式,但耳溫幾度算發燒呢?有人曾分享家中寶寶明明體溫偏高或發燒了,量出來卻是正常體溫,是耳溫槍不準嗎?還是嬰兒耳溫幾度算發燒呢?其實量耳溫不是「只把耳溫槍放進耳朵就好」,須按照文中提及的3步驟進行,加上清潔保養、定期把耳溫槍送回原廠校正,量出來的結果才會更準確喔! 耳溫幾度算發燒?快來看看量測原理耳溫幾度算發燒?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定義,發燒是身體內部的中心溫度≥38度,如果是介於37.5度~38度之間,也有可能是「低度發燒」,必須視平時的體溫、前後測量溫度,以及身體相關症狀來判斷是否真的發燒.(推薦閱讀:低燒比高燒更危險,恐是癌症表現!出現這些症狀,趕快就醫!)耳溫槍是常見的醫療儀器,因操作簡便,加上在藥局就可購買的便利性,成為家中必備的醫療用品,取代以往使用的水銀體溫計.耳溫槍主要是測量耳膜的溫度,因為發燒會最先反應在下視丘,而耳膜是最接近下視丘的地方,因此量測溫度也與下視丘溫度類似.測量時,耳溫槍會掃瞄耳膜、釋放紅外線熱能,接著數字會出現在小螢幕上,即是體內溫度.▲水銀體溫計嬰兒能用耳溫槍嗎?耳溫幾度算發燒?嬰兒可以使用耳溫槍,不過建議3個月以上的嬰兒才測量耳溫.這是因為3個月以下的寶寶使用耳溫槍時,不容易貼近耳膜,準確度低,因此建議1~3個月的寶寶可量腋溫或肛溫,未滿1個月或體重過輕的新生兒,可用背溫或腋溫測量.(推薦閱讀:兒童退燒藥水怎麼用?常見退燒藥種類、劑量及發燒處理…爸媽學起來!)耳溫正常範圍是幾度?耳溫槍不準原因有哪些?耳溫正常值範圍是35.7~37.8度,要是量出來的結果低於35度以下或者明明處於發燒狀態,但量完後卻顯示體溫正常,則有可能是以下4種因素造成誤差:1. 測量方式錯誤簡單來說,就是量耳溫時方法不正確、不夠貼近耳膜測量等等. 2. 耳垢或汙垢如果耳溫槍的測溫頭(尖端處)有汙垢,或者耳朵裡有耳垢,也會影響準確度. 3. 有耳朵疾病例如中耳異常、中耳炎患者,在測量耳溫時就會產生誤差. 4. 耳溫槍沒有定期校正耳溫槍因用久了出現耗損,或是測溫頭裡卡汙垢而無法自行清潔,都會導致結果失準(溫度偏高或偏低),因此得送回原廠校正才能解決.▲寶寶耳垢太多會使耳溫槍不準別再量錯啦!耳溫正確量法3步驟耳溫量法須按照下列3步驟進行,才能提升準確度:1. 耳溫槍套上耳套市面上有些耳溫槍會有「耳套設計」,測量時一定要套上原廠專用耳套且不能有破損.耳套建議定期更換,若有破損切勿以保鮮膜替代,不同廠牌的耳套也不要互用. 有些耳溫槍沒有耳套設計,則需依照說明書上的方法清潔測溫頭(或以酒精清潔),此時測溫頭溫度會稍低,建議靜待5分鐘後再開始測量. 2. 拉耳朵、測量由於人體的耳道是彎曲的,測量前必須拉一下耳朵,才能使耳溫槍的測溫頭對準耳膜.1歲以下幼童「把耳朵向後拉」; 1歲以上兒童、成人「把耳朵向上向後拉」,力道輕柔即可.若是自己測量耳溫,則「必須反手,從頭部後方拉耳朵」.耳朵維持輕拉狀態,接著把耳溫槍測溫頭放入耳朵,按下測量鍵,聽到「嗶」聲後再抽出,確認耳溫. 3. 清潔耳溫槍量完後,同樣以步驟1方式清潔耳套或測溫頭,避免耗損. 左右耳溫不同,該以哪一邊為主?量測耳溫時,會發現左、右耳量出來的溫度會有差異,因此建議兩邊都測量並以溫度較高的結果為主. 爸媽看過來!怎麼挑選耳溫槍?量耳溫時精準度很重要,加上是電子儀器,建議挑選較知名的廠牌,後續保固也較有保障且完善.另外,產品包裝上必須要有衛生署許可證字號(例如:衛署醫器輸、衛署醫器製等字樣),同時要清楚標示製造廠商資訊,議爸媽可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查詢相關資訊. Q:耳溫、額溫、腋溫,哪種方式量體溫最準?A:量體溫的方式,包含耳溫、額溫、腋溫、肛溫、口溫,在這5種方式中,最接近身體內部真正溫度的是肛溫,但由於量肛溫時的不適感及衛生考量問題,會用與肛溫最有相關性的耳溫來取代.不僅如此,量耳溫時最接近下視丘(人體調節體溫的中樞),只要一發燒,下視丘會最快反應出來.至於其他量體溫方式,用額溫槍量額溫容易低估真正體溫;腋溫會因為放置的位置與汗液而影響溫度的準確性;口溫則容易受到呼吸、飲食以及測量方式(溫度計含舌下,不易進行)影響;背溫則是適合未滿月、體重很輕的新生兒測量.綜合上述,耳溫是較適合量體溫的方式. 5種測量方式體溫對照表 測量方式正常體溫發燒體溫肛溫36.6~38度>38度耳溫35.7~.37.8度>38度口溫35.5~37.5度>37.5度腋溫35.9~36.7度>37度額溫一般比口溫低0.5~1度>37度(額溫>37度的話,體溫則是>38度) 延伸閱讀:3個月內嬰兒發燒從「嚴」看待!這4個動作千萬別做!小孩發燒怎處理?別急著退燒,找病因更重要!發燒原因百百款,用錯退燒方法恐傷身!退燒方式有哪些?醫生:先別急著吃退燒藥!孩子反覆發燒怎回事?慎防是這3大疾病上身*本編輯部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媽咪拜(MamiBuy)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以分享原網址之方式,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socialmamibu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