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閑聊,她講起了自己認識的一個媽媽,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設計好了孩子將來的學業、職業規劃,並奔波在雞娃路上.從背負沈重房貸購買“老破小”學區房,到換工作舉家搬遷到學校附近;從帶著孩子四處參加名校的招生考試,到積極參加校外培訓班的“選拔考試”……至於她自己,也報名學習了各種父母教養課程,整個人散發著好學、雞血與焦慮的矛盾氣息.有一次,她不無感慨地對朋友說:我也覺得累,但人家都說了,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線,我不努力,不是給我家娃拖了後腿嗎?我可不希望將來孩子沒出息,怪我這個媽媽不努力.其實這個媽媽,是中國很多被教育焦慮折磨的父母的縮影.小到孩子應該吃什麼樣的零食,上什麼樣的興趣輔導班;大到成人之後,控制孩子職業生涯的規劃和人生伴侶的選擇.這樣的父母,最終目的是強迫孩子成長成為他們心目中的“理想模型“.只要孩子的成長和變化稍稍偏離了預定軌道,父母就會擔心不已,生怕因為自己哪一點細節沒有做好,從而影響了孩子的一生.父母的教養細節,真的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嗎?養育孩子,有一個萬能的公式可循嗎?最近,我讀了一本關於教養理念的經典心理學著作——<園丁與木匠>.本書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是國際公認的兒童學習與發展研究泰鬥級專家,也是首位從兒童意識角度,深刻剖析哲學問題的心理學家.在這本書中,她通過用大量經典而富有創造性的實驗和研究,帶你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學習規律,從而得出結論:與具體的、模式化的教養方式相比,父母用無條件的愛創造出的自由探索的生態環境,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有力的保障.重新定義父母的職責作者認為,父母這個詞語,並不應該指向一個目標,比如——將孩子塑造成某種特定類型的成年人.打個比方來說,照顧孩子就像照顧花園,做父母應當像一個園丁,而不是成為一個木匠.作為一個木匠,他的工作方式是——將材料塑造成最終的產品,而這個產品,要符合最初的預期,因此,精確和控制力是木匠的盟友.而一個園丁要做的是——為植物創造一個受保護的培育空間,付出辛勤的勞動與努力,同時也要準備接受與預期不符的結果——也許花朵不是最初想象的顏色,甚至連品種都不是自己以為的那一種.但這種不確定,也正是園丁的快樂和成就感所在.沒有一株植物能保證成為最高、最美、或者最長盛不衰的那一株,每株植物也都有各自不同的弱點和生長困難,但與此同時,它們各有各的美麗和優勢,也可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天氣和季節環境.園丁的工作,就是致力於創造肥沃的土壤,涵養整個生態系統,然後接受一切可能的結果.養育孩子也是一樣.好父母不一定會把孩子變成聰明、快樂或成功的成年人,但可以打造出強健、具有高適應性和韌性的新一代人,以更好地應付未來將要面臨的不可避免、不可預測的變化.我們不是要創作一種特定的孩子,而是接受、尊重和欣賞孩子本來的樣子,提供一個充滿愛的、安全的空間,讓每個充滿無限可能的孩子,都可以蓬勃發展.養育細節,並沒有你想的那麼重要教養一詞,出現在20世紀後期,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中產階級的父母在要孩子之前,往往已經有了多年的學習和工作經歷.於是,在生兒育女之後,他們會自然而然地把在學習和工作中習得的模式,套用到養育孩子上.他們為孩子設立明確的目標,並相信他們可以按照父母的期望,被教養得越來越好.從進化論的視角來看,孩子習得的學習、發明、創造以及傳統、文化、道德等種種人類特有的能力,都是在親子關系中萌芽的.父母為下一代提供安全的環境,讓孩子自由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也接受他們會做出意料之外的行動,這是進化生物學所揭示的圖景,也是兒童發展實驗室經過實證研究得出的結論.必須承認的是,父母或者其他撫養者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而必要的.但是,這與傳統的教養理論並不能劃上等號.後者聲稱,父母行為的每項差別,都會定向影響孩子今後的性格.但是,高普尼克基於她對各學科相關研究的把握,得出了一個令許多人會震驚的結論:沒有任何可靠的研究證據表明,父母在養育孩子方面的一些細節差異,和孩子成年後的性格,以及其他發展成果之間存在長期的、穩定的、和可預測的關系.也就是說,孩子是可以適當地吃一點垃圾食品還是要一直“健康飲食”?應該讓孩子痛快地玩耍還是一回家就做作業?孩子哭泣的時候是否要馬上抱起來安撫?我應不應該強迫孩子改變內向的性格?這些讓許多焦慮的家長小心翼翼註意的養育細節,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混亂,才是孩子童年的主旋律,但這種混亂是有價值的.受自然選擇和隨機突變的影響,人類會生出特點各異的孩子,他們的性格、能力、長處、弱點、智力、技能天賦各不相同,無法預測.對於兒童來說,他們如果能在童年時期有一個安全的、受到保護的環境,供他們積極、主動、自由地探索,就可以培養出適應環境、解決困境的能力,為他們的成人時期做好準備.兒童的大腦正處於發育時期,它們會生成更多的神經連接,也更加靈活,一歲孩子大腦中的神經元連接數目,是成人大腦的兩倍.因此,他們的智力發展會擁有更多的可能,同時也更容易隨著環境的變化發生改變.而這個環境的主要提供者,就是他們的父母.父母無條件的愛,會讓孩子的探索,從“無序”走向“有序”,擁有嶄新的屬於成人的能力——一套全新的“控制系統”.讓孩子們在童年上“浪費”的時間越長,他們就有可能發展更多的能力,也越能適應未來不可預測的變化.所以為人父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好好利用這段童年期,讓孩子變得更“多樣化”.童年是人類進化的關鍵策略人類學最新的研究認為,人類進化過程中最重要的變化,不是學會了狩獵,而是媽媽與孩子之間的關系,也就是養育孩子的技能.人類的孩子特別適合向他人學習,而成年人則特別適合照顧和教育孩子.這些事實,對人類進化的成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與其他動物相比,人類的童年要漫長許多,而且隨著人類的進化,童年期變得越來越長了,這也與更大的大腦、更高的智力、更強的靈活性和學習能力密切相關.也就是說,在這段漫長的童年時期裏,成年人在照顧孩子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與之相應的,孩子也可以擁有更大的相對腦容量,比其他任何生物都要更強的學習能力,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童年,就是用來學習的,但孩子的學習遠不只是聽父母說什麼,或者做父母想讓他們做的事.孩子會學習上一輩的文化和技能,但又不是完全照搬,否則人類就永遠不會進步.孩子最初在社會學習上的微小差異,會迅速擴大,最終在這個人成年後的思想和生活當中,演變成為巨大的差異.作為父母,要允許這些差異化的存在和發展,而不是刻意地按照一種模式對孩子進行“精雕細琢”,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們在環境發生變化時,更好地生存下來.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學習高手,有遠見的父母,不會讓孩子過早地進入成人的學習模式,更不會用成人的思考模式給孩子設限.父母應當走出傳統的教養誤區,養孩子不是套用公式,具體的教養模式並不是解決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的關鍵,父母和孩子之間良好的親子關系,才是面對挑戰的不二法寶.孩子可以從父母身上學到些什麼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但是這種學習很少是通過刻意的教授來實現的.孩子與他的照顧者之間的關系,非常適用於文化性學習.孩子不會被動地被他人塑造,他們會主動解讀和理解別人的信息,並且以復雜的方式,將這些信息與他們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然後逐漸理解這個世界的物理環境,周圍人的心理特征,以及社會屬性.第一種大家常見的形式就是模仿,也就是“邊看邊學”,這也是對於嬰幼兒來說,最有效的一種因果學習形式.幼兒的模仿也是有選擇的,他們並不是任何行為都會去模仿,而是模仿導致有趣結果發生的行為,並且會通過調整自己的行為,來接近目標和意圖,同時考慮統計數據和概率要素.這對父母來說就意味著,你不是要去命令孩子按照我們“所說”的去做,而是按照我們“所做”的去做.在父母做的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將行動放慢一點,動作誇大一點,讓孩子看得更清楚,在觀察和模仿中學習.第二種方式父母們也很熟悉,他們跟孩子講話,給孩子讀書,讓孩子“邊聽邊學”,這樣也會讓你們之間的親子關系受益無窮.和孩子交談更多的家庭,他們的孩子也會更願意交談,詞匯量也更大.最新研究表明,總是在問“為什麼”的孩子,並不是簡單地吸引父母註意力,而是確實想要答案,想尋找好的解釋,並從中學習.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對自己的問題是否被充分地回答非常敏感.當孩子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的時候,會問另一個問題或者重復這個問題,直到得到一個有效的回答,才會表達認同,然後用下一個問題去詳細闡述、區分或者問更多的細節.所以,父母應當多問孩子一些“為什麼”,也要好好的應對孩子的“為什麼”,盡量給他們一個能夠揭示因果關系的“最佳答案”,來幫助孩子從更深入、廣泛的角度去理解這個世界.另外,如果信息的來源不同,內容截然相反,那麼孩子會選擇更信賴她的照顧者.也就是說,依戀模式決定了孩子更相信誰.因此,一個穩定、安全的愛的基礎,比說話的內容細節和教學方法更加重要.第三種方式是邊玩邊學.孩子天性就喜歡玩耍,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會認同,並且模糊地覺得,鼓勵玩耍是一種很好的教養技巧.生物學家也通過研究得出結論,強調了玩耍的五個特點:玩耍不是工作.玩耍是有趣的.玩耍是自願的.玩耍與其他基本的欲望,如對食物、水或溫暖的需求是不同的.玩耍有一種特殊的結構,一種重復和變化的模式.玩耍不光是孩子的天性,也對孩子大腦的塑造具有重大意義,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發展大腦.由於文化傳統和固有認知的影響,成年人往往會受到“確認偏誤”(指人們會傾向於尋找能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對支持自己觀點的信息更加關註,或者把已有的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觀點的方向解釋)的困擾,但嬰兒則不會.實驗表明,嬰兒是天生的“科學家”,因為他們看到與自己的理論相反的證據時,就會被吸引著去做實驗,而這種實驗,是以玩的形式進行的.另外,嬰兒還會通過一種人類特有的玩耍方式——“假裝”,來發展他們的假設或反事實思維能力,即思考世界可能存在的其他方式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人類強大的學習能力的核心.愛假裝的孩子,更善於弄清別人的想法,更容易理解別人,心智會發展得更加完善,18個月到5歲期間,是發展這種能力的重要時期.既然玩耍如此重要,那麼成人要做的是——不要妨礙他們,也不要老試圖讓孩子去體會“意義”這件事.比如,成人可以引導孩子去發現玩具的秘密,但不要總是去教學他們如何去玩玩具,這樣就會阻礙孩子去發現玩具所能提供的一切其他可能性.讓孩子自發、隨機、自主地玩耍,有助於他們的學習能力.到了學齡的孩子,他們的學習方式是邊練邊學,他們的進化目標,從“探索式學習”轉向了“掌握式學習”.他們需要實踐和掌握自身文化中的特殊技能,尤其是社交技能,學校和家庭是重要的學習場所.在這個階段,成人的任務就是看護他們,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等到了青春期,孩子們要體驗的不再是在安全環境中探索世界,而是要試著離開受保護的環境,真正靠自己去采取行動.在此時成人能夠做的,則是為青春期的孩子,統共一個更抽象、更社會化的環境,而不是阻止他們參與到成人生活緊張和忙碌的實驗當中去.寫在最後的養育孩子,是人類工程當中最根本、最深刻,也是最寶貴的一部分.正確的教育觀,不是非要把小草培養成一棵參天大樹,而是遵循它的生長規律,為它盡可能地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把小草培養成一株美麗、健康的小草.為人父母,是在一系列的矛盾當中尋找平衡的藝術.當我們不再把孩子當做父母的附屬品,不著急拿他們去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不是把親子關系當做一種獲益的工具,期望著未來得到孩子回報,而是給予他們不帶有附加條件的愛,和他們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的美好關系,那麼許多困擾我們許久的親子問題,也許就會迎刃而解.教育的本質,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這可能就是為人父母能夠盡到的最大的責任.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