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沈溺於手機裏面的遊戲,是一件很讓家長頭疼的問題,為什麼孩子會沈溺其中無法自拔,一方面當然源於人性的弱點,孩子抗誘惑能力不強,自然很容易被這些虛擬世界所吸引.但另一方面,孩子突然沈迷於網絡遊戲,也可能是因為生病了.孩子沈迷網遊,可能是“病了”刨除人性弱點不說,很多家長表示,自己原本乖巧懂事的孩子,學習成績一直也很不錯,可是突然就被手機遊戲所困住,迷戀其中,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比如說,某高一女生,日常學習成績在班級排名中上等,為了能在成績上有所突破,家長為她安排了各種課外補習班,補課頻率覆蓋一周的休息日,一周時間除了正常周一到周五要上課以外,周六補三門,周日也要補三門,剩下的時間只想用來睡覺,個人興趣愛好的培養就更別提了.為此,該女生睡眠嚴重不足,壓力大了就養成了暴飲暴食的習慣,體重飆升,不斷的在自我否定中生活,越來越自卑.後來便迷戀上了網絡遊戲.對於她而言,遊戲似乎變成了一種精神寄托,在裏面沒人認識她,她能找到久違的自信與愉悅感.後來,這位女生不願意出門也不願意上學,情況越來越嚴重,家長沒收手機逼她去上學,她會一氣之下,選擇割腕自殺.情緒高漲的時候還會捂起被子大叫,鉆到床底下等各種異常行為.這樣類似的情況在海南某醫院中也出現過,那是一位男學生,正在自己母親的陪伴下接受治療,母親看上去面容憔悴,有種心力交瘁的感覺.這位孩子之所以被送到醫院治療,是因為受手機裏的網絡遊戲影響,原本成績非常不錯的孩子,迷戀手機無心學習,每天放學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家長要手機,然後將自己關在房間裏,作業不做,飯也不吃,熬夜玩遊戲.如果家長不給,或強行將手機要回去,孩子就會情緒失控,激動之下還會出手打人,直到將手機要到才肯罷休.為何孩子原本學習狀態很好,慢慢的就愛上了手機遊戲無法自拔了呢?有專家表示,出現這種情況的孩子,多半受學校和家長給予的壓力影響,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爸爸媽媽永遠不懂我想要的是什麼”原本在所有人心目中乖巧懂事,成績又十分優異的涵涵,卻在17歲那年,因為患上抑郁癥而不得不休學兩年,本可在2020年再次參加高考,可是因為病情沒有出現好轉,所以這場被視為人生第一重要的考試被一推再推.尋求醫生治療的時候,涵涵稱自己被一種無形的壓力給制止住了,她想從頭開始接受陽光的進來,可是就是有人死死將其按在黑暗的角落裏動彈不得.她感覺生活無聊又無趣,所以根本無心學習,也不想睡覺,不想有做任何常人的舉動,包括維持生命的吃飯行為,她都不想去做.涵涵曾不止一次地對著父母高聲吶喊:“你們為什麼不經過我同意就將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你們從來不曾知道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造成涵涵抑郁的原因有很多,有性格原因,也有生活壓力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源於她從小生活的環境.從小,在涵涵的印象中,爸爸媽媽工作就非常忙,很少回家,只將自己托付給老人家照顧,上了小學,爸爸媽媽就開始給她安排寄宿學校.每周回家一次.在學校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情,父母都不能及時知曉,並幫她開導,所有委屈只能一個人自己扛.慢慢地她就養成了不太喜歡跟父母溝通交流的習慣.她會自己想辦法在外面搭建自己的人際交往圈,怕別人不喜歡她,她對任何人都是一副討好的樣子,不敢透露任何個人情緒,因為她害怕孤獨,害怕沒朋友.為此,她特別在乎周圍人的看法,別人隨便一句話,都有可能影響她一天.與涵涵情況類似的也有很多,有些女孩被父母各種安排上課外輔導課,除了要學習學校教的學科知識以外,還要被安排學習各種舞蹈、鋼琴、繪畫等課程.15歲的慧慧就曾如此說道:感覺自己的人生完全是由父母操控,他們決定我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決定我什麼年紀要做什麼事情,該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即便是穿衣服,也要征求他們的同意才能穿,完全沒有人生自由.他們也不懂我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即便說了自己需求,他們也會以一套“經驗論”駁回:小孩子,懂什麼,聽我們的準沒錯!抑郁癥正趨向於年輕化聽到抑郁癥這個詞,怎麼也不會將其與小學孩子聯想在一起,可事實卻是,抑郁癥正逐漸趨向於年輕化,不僅產後的媽媽會抑郁,工作壓力大的成年人會抑郁,正在上小學的孩子也會抑郁.有相關報告顯示:小學階段的抑郁檢出率為一成左右;初中階段的檢出率約為三成;高中階段則最高,約為四成,其中不乏有一定數量的中度抑郁患者.如果孩子突然不愛學習,不愛笑,且不愛與人接觸,註意力、理解能力、記憶力突然下降,將自己關在房間不見人,一心只想玩遊戲,那可能就表明你的孩子情緒方面出現了問題,有可能是患上了抑郁癥.這種情況的形成因素有很多,比如說現在的升學壓力,與對孩子的高標準成長要求,容易讓孩子處於一種“很累”的狀態.除此之外,還有可能受家庭環境影響,父母與孩子之間缺乏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家長忙於賺錢養家,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聽聽孩子的想法.除此之外,社會進步帶動每個家庭條件質的飛躍,孩子成長過程養尊處優居多,成長沒有經歷坎坷,一旦遇到問題就不具備一定的抗壓能力.所以就會做出一些比較極端的事情.所以,平日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面,父母一定要學會怎麼與孩子做好朋友,怎麼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怎麼讓孩子在適當的逆境中變得更強,抗壓能力更大.父母不能只單純看成績,更多的是應該為孩子制造克服困難的機會,且要適當的訓練孩子受挫能力與抗壓能力,社會之路不會一帆風順,也沒有誰為你事事都鋪好前路.能夠披荊斬棘走向前方的只有孩子他自己,所以只有讓孩子內心變得更加強大,他們才能走得更遠,站得更穩,與所有家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