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分享好的事物是為了共享快樂與美好而不是犧牲一方去滿足另一方 今天久違地在婆家聚餐,小小魚與堂弟難得碰面,開心地玩鬧在一起,全家人也都沉浸在中秋團圓的歡快氛圍中,突然間,兩小爭起了同一個玩具,為了公平起見,叔叔要兩小猜拳,贏的可以先玩,結果弟弟因為猜輸沒能得到玩具而大哭,於是被叔叔帶去角落冷靜,此時阿公用略帶勸告的口吻對小小魚說:「妳是姊姊,妳比較大,應該先讓給弟弟啊…」 分享不是「大讓小」,而是「我讓你快樂」.更何況這一大一小其實都是孩子而已. 於是我趕緊補充:「姊姊很棒,她有遵守遊戲規則.」可惜阿公似乎沒聽進去就轉身離開了,於是我低頭看了一眼沉默的小小魚.「如果妳不想讓就不用讓.」我說.「因為妳遵守了遊戲規則,這個玩具是妳公平競爭贏了才得到的,所以本來就是妳可以先玩.只是弟弟現在很傷心,如果妳願意讓給他,我想他也會很開心;但願不願意讓給弟弟,妳可以自己決定,因為這是妳的權利,知道嗎?」「嗯,我想要先玩一遍再給他.」小小魚想了一下說.「好噢!那妳就先玩一遍再換弟弟吧!不過弟弟現在這麼傷心,妳會不會有別的辦法安慰他呢?」「那我分一顆我的糖給弟弟吃.」「嗯!這個方法不錯喔!」 表達友好的分享有很多方式,不一定要犧牲自己的意願. 不過稍後弟弟冷靜歸來後,小小魚又溫柔地遞上糖果與玩具,大方說:「不然還是先給你玩吧!」 到了晚餐時間,小小魚還在吃飯,一旁完食的弟弟已經開始玩了起來,突然小小魚臉色一沈…「弟弟,你沒有經過我的允許!」原來是弟弟擅自從小小魚身邊拿走了她從家裡帶來近期很心愛的玩具.這時幾位長輩開始勸說小小魚:「妳飯還沒吃完不能玩,弟弟已經吃完了,就先借給弟弟玩嘛!妳不是都很乖會分享嗎?」,只見小小魚仍然不悅地搖頭拒絕:「我不想借他.」 「因為沒空玩」不等於「就要讓出來」.道德綁架不應該是鼓勵分享的手段. 明明小小魚就曾在學校的玩具分享日,把這個玩具分享給同學一起玩,今天下午兩姊弟也一起開心玩著這個玩具,怎麼現在不願意了呢?於是我問小小魚:「其實妳不是不願意分享,只是覺得弟弟沒經過妳允許就拿走,讓妳覺得沒有被尊重,不開心了對嗎?」小小魚點點頭,但對於大人們的勸說還是堅持不肯讓步.後來連爸爸也幫忙求情:「妳可以先借給弟弟玩嗎?弟弟真的很想玩耶!」這大概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只見小小魚一言不發地鬆開手,將玩具放在桌上,弟弟見狀以為姊姊答應了,便開心地一把接走,小小魚轉過頭看著我,開始委屈地掉下眼淚:「我就是現在不想分享,為什麼爸爸也逼我分享…」這時大人們才發現原來自己不知不覺給了小小魚壓力-強迫分享.沒能及時保護她讓我有些不捨,但其實我也是有些故意保持沉默、放任事情發展,因為我覺得這對兩個孩子來說,都正好是一個認識分享意義、學習良性互動與化解衝突的好機會.於是我立刻當著大家的面告訴小小魚:「妳如果不願意,妳可以拒絕,不分享沒有錯,因為這是妳的玩具,所以沒人可以勉強妳分享,爸爸也只是幫弟弟求情,並沒有勉強妳的意思哦!妳不要誤會爸爸.」爸爸趕緊澄清說自己沒有逼迫的意思,讓小小魚別再傷心.我也再跟她補充如何有禮貌地拒絕,例如好好地告訴弟弟是自己還想玩,或是因為心情不好所以不願意借.後來大人幫忙把玩具從弟弟手中拿回來,雙方冷靜過後,小小魚也能理解與包容弟弟年幼、尚需學習禮貌互動的經驗,而主動把玩具借給弟弟玩,隨即兩人又和好如初、玩成一片了. 孩子的爭執其實是如此單純. 我一直相信小小魚是懂得分享真諦的孩子,當她把點心分給我說著:「一起吃好幸福哦!」然後與我相視而笑的時候,我從她眼中看見了分享的快樂,那是一種雙倍滿足的幸福感.分享是把快樂送給別人與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礙於人情或威脅而勉強自己去做違背心志的事情.孩子,做自己的主人,你不用逼自己讓. ?更多親子生活旅遊美食分享? 訂閱魚兒一家樂yo遊 ?點這~? 追蹤魚兒一家樂yo遊 ?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