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編輯/媽咪拜編輯部幼兒園如同小型社會,當孩子踏入學校的那一刻起,爸媽的擔心便源源不絕!經常過了一段時間,有些父母可能會接到老師的關切,「媽媽,孩子可能有過動兒症狀(或自閉症特徵),建議到兒童心智科評估看看.」聽到這段話,心碎、擔憂、難過與自責湧上心頭,父母最盼望的就是孩子能健康長大,一旦孩子的心受傷感冒了,爸媽又該如何協助孩子度過難關. 什麼是兒童心智科?兒童心智科(或稱兒童精神科、兒童身心科)就如同成人的心智精神科一樣,相較於家醫科來說,感覺或許沒那麼親近.根據「黃雅芬心智兒童診所」官網解釋,兒童心智科的諮詢對象是0~18歲的未成年孩子,主要是了解高等腦部的運作、早期發展問題,甚至是外在環境或心理壓力所引發的症狀.從學習表現不佳、情緒異常、溝通不良到睡眠障礙等,都須深入了解孩子的腦部狀況並評估,才能進行接下來的療程. 推薦閱讀:擠眉弄眼愛搗蛋?可能是妥瑞氏症,症狀、治療、照護… 帶孩子看兒童心智科前的溝通與看診流程父母帶孩子前往看診前,應平靜地先向孩子說明,例如「老師認為你在學校遇到了一點小問題,像是不太說話、有點安靜,我們可以找醫生幫我們看看,有沒有方式能解決問題,還是有可能是老師多想了.」 一般兒童心智科的看診流程是先到門診,請醫師協助評估,一旦需要其他專業協助時,會進行轉介.舉例來說,請心理師做心理衡鑑(即由心理師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或治療追蹤;或者請職能治療師安排動作功能評估;又或者請社工轉介相關社會福利資源等.後續再依孩子與家庭狀況回診追蹤.▲兒童心智科看診流程.(圖片翻攝自心理師撩開心事)我的孩子該去看兒童心智科嗎?當聽到老師、長輩或親朋好友提到「你的小孩可能需要請醫生評估看看」時,千萬不要幫孩子貼標籤,覺得孩子有問題,或者抱持「大隻雞慢啼」的心態,認為孩子只是發展稍微慢一點,一切都是正常.「Heho健康」採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蔣立德時指出,除非孩子有自殘或傷害他人的情形,否則父母都可以先觀察. 但如果孩子在身處不同的環境,如學校、幼兒園、安親班時,都有人說過孩子表現有異狀,此時就要警覺不是環境造成孩子的表現差異,而是很有可能來自孩子的身心狀況,這時就要考慮去兒童心智科接受評估.另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主任林秀縵也在網站上,提出不同階段孩子的常見心智問題: 1.3歲以下的幼兒這階段的孩子常會因發展問題尋求醫師協助,而醫師會特別了解孩子情緒發展與他人的互動關係,如孩子與主要照顧者(如爸媽、阿公阿嬤)的依附關係,可能因疏於照顧、體罰虐待等,導致早期刺激不夠,又或者是照顧者心理狀態不佳而影響孩子身心狀態,以上在發現孩子異常時,都必須一同告知醫師,請求專業協助. 2.3歲~6歲的幼童這階段的孩子通常會脫離父母羽翼進入幼兒園就讀,有如進入一個小型社會,此時幼兒園老師會協助觀察孩子的適應情形,從孩子與同學、老師的互動情形來看他們情緒發展的成熟度.但也建議個性較敏感的孩子,在孩子就讀前1~2個月先帶他們去幼兒園參觀,看看未來如廁、玩遊戲的地方,以及先認識班導,讓孩子熟悉未來的就讀環境. 推薦閱讀:我不是怪咖!亞斯伯格症特徵有哪些?如何與亞斯伯格症孩子相處? ▲建議帶敏感的孩子先熟悉新環境.(圖片為示意圖)父母最想問!孩子有什麼特徵時建議去看兒童心智科呢?怎麼判斷症狀?Q:有哪些過動兒症狀才該看兒童心智科?A:根據「安安婦幼中心」官網提出,孩子若有以下過動兒症狀,父母必須留意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 1.學習表現時好時壞過動兒常因環境關係影響學業表現,若是在干擾較少的一對一環境,會讓他們的成績較好,但當他們成績下滑時,會被誤認是貪玩、懶惰,所以當孩子成績時好時壞時,要考慮是否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2.容易不按牌理出牌過動兒容易遺忘、沒有組織性、衝動,常讓老師誤以為是找麻煩的問題學生,應給予孩子包容與適當指導,避免親師與親子關係拉警報.3.人際關係不佳由於缺乏社交技巧,容易與同學、朋友起衝突,遭受排擠. 推薦閱讀:開學了!過動兒克服開學症候群有妙招 Q2:有哪些自閉症特徵才該看兒童心智科?A:1.社交能力不佳喜歡自己玩,不喜歡與人分享與交流,甚至是過度熱情,讓人覺得古怪. 2.表達障礙無法用臉部表情、肢體方式來溝通,語氣給人一板一眼的感覺.當別人以諷刺的隱喻方式說話時會沒辦法理解. 3.重複某些行為大多出現在學齡前或學齡期的孩童,如重複說某些語句或問題,不停拍手、來回走動、開關門等. 4.過度固執做人處事缺乏彈性,容易與人發生爭執. 5.興趣單一玩遊戲時缺乏變化,喜歡單一玩法,如背誦捷運站名、世界地圖、動植物名稱等. 6.感官反應異常例如對某些聲音、觸覺會有恐懼或抗拒的表現. 孩子的成長過程不容易,除了擔心生理上的健康外,孩子難以捉摸的心理發展也是父母必須關注的課題,唯有早期發現、諮詢專業醫療建議,才能給予孩子妥善的協助,改善緊繃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慢慢回到正軌. 延伸閱讀:分離焦慮嬰兒家長都要注意!6招改善孩子與你的焦慮ADHD原因與先天、後天都有關!醫師點出「正確診斷5要點」「媽媽,我愛妳」10歲女童上吊身亡…長期受言語、肢體欺凌,家屬心碎*本編輯部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媽咪拜(MamiBuy)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以分享原網址之方式,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socialmamibu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