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漸緩、疫苗接種也逐漸普及,不少民眾也開始恢復日常外出活動,重新走出家門與大自然連結;然而不論四季,當享受陽光照拂、吸收維生素D的同時,紫外線其實也正悄悄地侵襲皮膚,若日曬時間過長,長痣、黑色素沈澱生班,以致於引發皮膚癌的機率恐怕也大幅上升!就算是陰雨天、看不到太陽的時候外出,也由於90%的紫外線都能穿透隔離雲層,對皮膚帶來光老化、細胞癌變等傷害,因此就算沒太陽也不代表就不需要防曬.<Hello醫師>將帶你進一步了解3大皮膚癌之一「皮膚鱗狀細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簡稱SCC)的成因、特徵與相關的治療和檢測方式. 什麼是皮膚鱗狀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又稱為鱗狀上皮細胞癌(Squamouscellepithelioma),相較於致死率較高、較廣為人知的黑色素瘤而言,國人對其普遍認識較少,不過根據衛福部107年的癌症登記報告,將近有1/5的的皮膚癌案例為鱗狀細胞癌,是台灣第二常見的皮膚癌種類. 此鱗狀非彼鱗狀部分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鱗狀細胞癌不是肺癌的一種嗎?」 沒錯,鱗狀細胞癌是由鱗狀細胞病變成癌細胞所導致,除了皮膚以外,也可能發生於肺部、甲狀腺、食道或陰道,因此即便都是鱗狀細胞癌,也可能指的是完全不同類型的癌症! 易由日光性角化演變而成就如同其他皮膚癌一樣,過度曝曬於紫外線底下是導致鱗狀細胞癌的主因,因此手臂、臉、嘴唇、耳朵、小腿,這些容易曬到太陽的部位,都是容易出現鱗狀細胞癌的地方. 不過鱗狀細胞癌其實還有前身,那就是日光性角化症(Actinickeratosis,又稱光化性角化症),同樣肇因於頻繁的陽光照射.日光性角化症看起來像一層粗粗的硬皮、結痂狀,顏色偏棕、紅色,也可能會有脫皮現象,患者可能將其當作老人斑而延誤治療,導致其發展成鱗狀細胞癌.好發於老年人由於紫外線照射導致細胞病變並非一夕生成,往往在老年時才產生病徵.尤其務農民眾較集中於南台灣、東台灣,罹患鱗狀細胞癌的風險也相對較高,建議應該要留意自己身上是否有不明痣或斑塊有無皮膚癌的跡象,及早前往醫院檢查,預防癌變. 皮膚鱗狀細胞癌的特徵鱗狀細胞癌的外表看起來偏結痂狀,由於病灶容易發生潰瘍,所以經常呈現為紅色或肉色外觀,不過若沒有出血,可能會呈咖啡色的突起結痂.與其他皮膚癌不同的是,鱗狀細胞癌的病灶較容易長得很大,外觀會明顯隆起如同發紅的小腫塊. 其他皮膚鱗狀細胞癌的危險因子放射腫瘤科的何懷德醫師表示,紫外線太陽輻射是皮膚鱗狀細胞癌的最常見原因,也是導致皮膚鱗狀細胞癌的主要危險因素;當長期暴露於致癌物質(如香菸中的焦油),也會導致鱗狀細胞癌的發展.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嚴重燒傷疤痕、多年潰瘍,因接受器官移植而需服藥抑制免疫反應的病患,以及某些類型、特別是發生在生殖器部位的人類乳突病毒(HPV)與愛滋病(AIDS)患者等,皆是罹患鱗狀細胞癌的高風險族群. 此外,遺傳疾病如著色性乾皮症(Xerodermapigmentosum)、白化症(Albinism),以及在日光性角化症、鱗狀細胞原位癌和浸潤性鱗狀細胞癌中最常見的遺傳異常「p53基因突變」,都是有此家族病史者不應掉以輕心的風險因子.由於p53蛋白具有阻止突變或受損DNA細胞複製的功能,若P53基因發生突變,則p53蛋白將失去功能,DNA受損的細胞(如鱗狀細胞癌)會變成可以複製. 而如先前所提及,紫外線易導致鱗狀細胞癌變,因此若皮膚中黑色素愈少,對紫外線的抵抗力就愈差,因此比起亞洲人而言,白種人不僅容易罹患鱗狀細胞癌,也包括其他各式皮膚癌.話雖如此,身為亞洲人也不應掉以輕心;其他危險因子還包括傷口長期不癒合、慢性砷中毒、或使用免疫抑制劑等特定藥物,都有提高罹患皮膚鱗狀細胞癌的風險. 前面提過早期治療的重要性,藉由ABCDE檢測,觀察自己身上的痣或斑塊有無異狀,對於及早治療相當有幫助,重點如圖:皮膚鱗狀細胞癌的診斷鱗狀細胞癌診斷方式就跟其他皮膚癌差不多,一開始醫師會先透過理學檢查,做初步的診斷,若醫師懷疑有皮膚癌的可能,就會進一步用切片檢查,並透過顯微鏡觀看檢體,以判斷皮膚癌的類型、分期.視情況也可能會使用影像檢查,例如電腦斷層掃描(CT)、X光、核磁共振(MRI)等. 皮膚鱗狀細胞癌的治療治療方面,手術切除則是治療皮膚癌的主要方式.然而若有癌細胞轉移的情況,就可能需要使用放療、化療等方式,以確保癌細胞不會殘留於患者體內. 值得慶幸的是,皮膚鱗狀細胞癌的轉移雖然比基底細胞癌(Basalcellcarcinoma),但比起黑色素瘤(Melanoma)仍相對較低,因此若能早期發現透過手術治療,成功率通常較高.其他治療方式還包含冷凍治療、雷射、光動力治療等等,但此類治療方式較適用於早期鱗狀細胞癌或日光性角化症,因此仍需對病徵多一份觀察,才能有效預防、提早治療. 另外,治療方式也會因為病灶部位不同而有所差異,像在臉部的鱗狀細胞癌,可能就會使用莫氏手術來減少對外觀的影響. 如何預防皮膚鱗狀細胞癌?老生常談的「做好防曬!」可說是最積極的預防方式.避免紫外線照射不只是預防皮膚鱗狀細胞癌,也是任何皮膚癌的大原則,你可以透過穿著長袖長褲、戴帽子、塗抹防曬乳或撐傘阻擋直接日照,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即便是追求健康古銅色肌膚的族群,也建議盡量遠離日曬機(曬黑床);已有諸多研究指出,日曬機與人體罹患皮膚癌風險成正相關. 另外,何懷德醫師也提醒,皮膚鱗狀細胞癌患者應透過使用防曬用品、防護性衣著以及在日照最大強度的時間內避免日曬,來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傷害.此外,應定期追踪,並根據其鱗狀細胞癌發生的頻率確定追蹤間隔,以避免因輕忽而惡化.有日化性角化病病史的患者則建議應每6~12個月進行追蹤,而患有鱗狀細胞癌或侵襲性腫瘤的患者則應更頻繁地進行檢查. Hello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延伸閱讀:曬傷5次罹癌風險加倍!認識紫外線與皮膚癌的關聯日曬機恐致癌!太陽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