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Heho親子)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而孩子的身心是不是健健康康,除了看有沒有吃飽穿暖之外,還有包含觀察他們的視力、聽力、肌肉、語言能力等發展.這些發展除了可以透過對照「發展里程碑」來觀察之外,也可以利用學齡前7次免費的健康檢查,讓小兒科醫師好好的評估孩子的身心健康狀況.7歲以下的7次免費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孩子有許多能力是在出生後才開始發展,包含需要大量練習與刺激的視力、聽力,除此之外,語言、社交能力也需要透過與別人的相處才能學會使用方式,更不用說肌肉力量更需要透過日常生活中大量的運用才能訓練到.雖然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時間表,有些人快、有些人慢,但基本上都會在一定的時間內學習完成,如果孩子的發展有些落後,爸媽們最好還是能及早給專業的小兒科醫師做檢查,找出原因所在.如何做檢查?要找誰檢查?不過即使發現孩子的狀況,很多爸媽可能不知道該怎麼辦、要看哪一科?其實國民健康署有提供的7次免費的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只要上健保署網站查詢特約醫事機構,選擇「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就可以查詢附近有提供相關服務的醫療院所,再來只要像平常一樣上醫院網站、選擇「兒科」來掛號就可以了.(圖:Heho親子)檢查項目有哪些?1.生長評估(身高、體重、頭圍)2.身體檢查(聽力、視力、口腔檢查、營養狀況評估等)3.發展評估(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社交、情緒、認知功能,包含自閉症篩檢等)4.嬰幼兒照顧衛教資訊除了身體檢查之外,也包含許多發展、心理層面的檢查,這可以讓爸媽及早知道孩子的狀況,如果有必要早療介入的話,也能在黃金時間就開始.檢查時要攜帶什麼?這項檢查必須要攜帶<兒童健康手冊>、健保卡,並負擔門診掛號費.而在去檢查之前,建議先填寫手冊中的「家長紀錄事項」,醫師能更快的了解孩子平常的狀況,更迅速的做出判斷.(圖:Heho親子)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檢查?由於我們都希望可以越早發現問題越好,所以出生後其實就能開始檢查:1.未滿1歲6個月:補助4次2.1 歲6個月~未滿2歲:補助1次3.2 歲~未滿3歲:補助1次4.3 歲~未滿7歲:補助1次為什麼需要這些檢查?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常常會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爸媽們不一定都能馬上了解狀況並解決.根據社家署統計,2020年接受早療的孩子有2.6萬人,如果這些孩子們能在更早的時間給專家諮詢、發現問題,就更有機會能培養能力,跟上其他人的發展、更健康的成長.案例一:小碩在1個月大時,接受了健保的第1次兒童預防保健服務,結果發現肚臍出現異常的分泌物,進一步檢查發現是「臍腸系膜導管未關閉」,立刻安排手術及治療,避免受到大腸桿菌感染而導致有致死可能的腹膜炎.案例二:翰翰是27週出生、體重只有928公克的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媽媽對翰翰的發展直很擔心,所以都定期帶翰翰至醫療院所接受兒童預防保健,某次檢查發現翰翰的眼神不聚焦疑似有弱視狀況,便協助媽媽轉介給眼科醫師進一步確診及矯治,現在3歲半的翰翰視力維持在0.6以上,學習力已與正常孩子無異,讓媽媽鬆了一口氣. 文/盧映慈圖/海倫 延伸閱讀:0~6歲是兒童發展「黃金期」!一次認識兒童發展、自我檢核表認識兒童發展遲緩:早療其實不可怕!爸媽投入越多孩子成長越好我的孩子是否有「發展遲緩」?常見遲緩面向又有哪些?5大重點一次搞懂 本文由<Heho親子>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