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醫師,我完全沒症狀,真的有復發嗎?」「多發性骨髓瘤復發,是不是得做化療?」 「多發性骨髓瘤復發,還有希望嗎?」 多發性骨髓瘤是容易復發的血癌,復發時該怎麼辦?先別驚慌,請葉士芃醫師來解答. 存在骨髓的癌細胞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液惡性腫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葉士芃醫師指出,因為骨髓裡面負責製造抗體的漿細胞發生突變,而大量增生並製造抗體M蛋白. 骨髓裡充滿癌細胞,就無法製造正常血球,所以最常見的症狀是貧血.葉士芃醫師解釋,因為癌細胞會侵蝕骨頭,導致骨頭疼痛;當骨頭被侵蝕,鈣離子便被釋放出來,造成血鈣過高,而出現便秘、頭暈等症狀,嚴重可能昏迷.另外,因為癌細胞大量製造免疫球蛋白,會塞住腎臟的腎小管,使腎功能惡化. 這些症狀合起來便是所謂的CRAB(螃蟹),C代表高血鈣(Hypercalcemia)、R代表腎功能變差(Renalfailure)、A代表貧血(Anemia)、B代表骨頭病變(Bonelesions). 在過去只有化學治療的年代,多發性骨髓瘤的存活期大約只有兩年,葉士芃醫師說,隨著醫學的進步,我們已經發現癌細胞有很多缺陷,所以可以設計各種藥物來攻擊癌細胞.目前的第一線治療,對80%左右的患者都會有效,能夠把病情控制住,造血機能也會恢復. 「運氣好的話,維持5年、8年都有可能,」葉士芃醫師說,「治療過程中,都會定期追蹤,監測多發性骨髓瘤復發的跡象.」 完全沒症狀,真的有復發嗎? 「多發性骨髓瘤復發時不一定馬上出現症狀,當檢驗數值異常時,便是復發,即使沒有症狀,也不能輕忽!」葉士芃醫師強調,「多發性骨髓瘤不難偵測,只要發現免疫球蛋白爆量,一定有問題.就算沒有症狀也必須按時回診,如果惡化速度很快,便會進一步治療」 多發性骨髓瘤復發時,需要再次抽骨髓嗎? 多發性骨髓瘤復發時,都會鼓勵患者再次抽骨髓進行基因檢測,葉士芃醫師解釋,因為癌細胞可能出現新的突變,適合使用藥物會不太一樣. 「聽到抽骨髓,很多人常誤以為要抽脊椎骨,而心生畏懼,」葉士芃醫師說,「其實是從屁股抽,安全性很高.過程中會痛一下下,大概五分鐘就做完了.」再次抽骨髓進行基因檢測,能夠幫助醫師選擇合適的藥物. 多發性骨髓瘤復發時,需要化療嗎? 針對多發性骨髓瘤,目前有效的藥物非常多,大多是標靶藥物,葉士芃醫師說,所以復發之後都是用下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幾乎都不須用到化學治療. 「藥物選擇方面,一般會先看看病人用過哪些藥,如果前面沒用過單株抗體,後面就可以使用單株抗體;如果之前沒用到免疫調節藥物,後一線便可以加入免疫調節藥物.」葉士芃醫師分析,「目前已經有好幾線治療,過去用到第三線就幾乎沒什麼用了,現在每一線都可以用3、5年,而且未來的藥還會更多.」 「藥物的組合搭配都是依照國際治療指引與台灣健保給付的規定.基本上,目前在台灣接受到的治療,應該都符合國際標準.」 根據臨床實證,選擇合適的藥物 「有些患者會擔心,如果把藥物都用完了,後面就沒有藥可以用,所以打算先用普通的藥,把比較先進、有效的藥留到最後.」葉士芃醫師強調,「請不要有這些顧慮,在什麼階段,該用什麼藥,就用什麼藥.做治療時應該根據臨床證據、國際共識來進行,藥物在哪一階段用有效,就應該把握時機.刻意延後使用時機,治療效果可能會比較差.」 復發之後的治療目標是什麼? 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目標,就是活越久越好!葉士芃醫師說,從前沒什麼好藥,治療大概只能控制疼痛不適,活多久算多久;至於現在,我們不只要改善症狀,還希望讓患者的存活期從原本的半年、一年,延長到三年、五年以上,目標是讓存活期越長越好. 治療有反應,便能繼續用 根據絕大部分的臨床試驗,如果藥物有效的話,便會一直用下去,葉士芃醫師說,但是台灣的健保會規定只能用一年、二年,所以我們會跟病人討論,提供詳細資訊,說明國外的標準治療,以及健保給付的狀況,患者可以評估自己的經濟能力或醫療保險,選擇合適的搭配. 骨髓移植,提升存活 「如果患者對第一線藥物治療的反應很好,且身體狀況許可,都建議要做自體骨髓移植.」葉士芃醫師說明,「自體幹細胞移植通常只要住院三個禮拜左右,不會有排斥的問題.很多病人做完自體移植之後,可以過得非常好.自體幹細胞移植大概只有2%的死亡率,風險相對低很多,但能帶給病人很多好處.」 暖心小鼓勵 曾經有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在自體移植後復發,當時的第二線藥物治療,預估在一年多會惡化.葉士芃醫師回憶,那時候剛好有一個臨床試驗,就是合併使用單株抗體標靶藥物.結果使用之後,患者撐5、6年,直到現在都還是穩定治療中. 「從這些臨床經驗便會發現,醫學的進步能夠帶給病人如此大的轉變!」葉士芃醫師說,「多發性骨髓瘤有二個治療重點,第一就是把病況壓下來,讓病人活得久;第二個就是治療症狀,讓患者活得好、活得輕鬆舒服,這二個都非常重要.」 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已經和過去截然不同,藥物選擇很多,有任何狀況或想法,皆可以與醫師溝通,積極地接受治療!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