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整理了各個時期所需的營養素,供孕媽咪們參考,這篇文章要來提醒媽咪們,如果缺乏這些營養素將會造成甚麼影響?? 衛福部曾對2346位的台灣孕婦進行飲食及營養調查,分析受試者的血液後發現,許多孕婦都有營養素缺乏的情況,包括葉酸、維生素B1、B2及鐵等,隨著孕期增加缺乏情形更加明顯;另外孕婦的飲食攝取狀況有維生素E、鈣、鐵、膳食纖維等有不足的情形.不同發育時期胎兒所需的營養需求不同,適時補充足夠的營養素能有效降低寶寶發生疾病的不良風險率. 懷孕初期0-3個月 1.蛋白質:蛋白質缺乏容易讓胎兒出生體重過輕,營養不良也會讓媽媽的頭髮脫落、指甲易斷裂、皮膚變粗糙沒彈性,血球和免疫球蛋白生成的原料不足,而出現疲倦、腿部水腫和免疫力低下的問題. 2.葉酸:早期缺乏會增加胎兒罹患小腦症、無腦症的機率,長期嚴重缺乏會導致胎盤剝落、自發性流產、子癇前症及巨型紅血球貧血. 3.碘:缺碘會無法調節身體的正常代謝,提高胎兒流產或死產的危險性,新生兒容易有呆小症,認知發展遲緩、智商不足的情況. 懷孕中期4-6個月 1.維生素B1、B2、B3、B6、B12、D、E:缺乏維生素B1會導致下肢水腫、麻木、嗜睡;缺乏維生素B2會導致口角炎、皮膚炎缺乏維生素B3容易罹患先天性心臟病、消化系統障礙;缺乏維生素B6會影響胎兒腦神經系統發育缺乏維生素B12造成巨型紅血球貧血;缺乏維生素E造成溶血性貧血缺乏維生素D容易早產或流產、胎兒體型過小、產後憂鬱、骨齡遲緩 2.益生菌:壞菌過多使腸道菌叢不平衡,導致發生便祕或腹瀉的頻率變高,寶寶容易有過敏體質、異位性皮膚炎、氣喘、免疫力不足等問題. 3.魚油/藻油:選擇上要注意魚油的原料來源與檢驗安全性,適量攝取避免重金屬超標的危害.對魚類過敏、懷孕32週以上或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者,需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食用.魚油盡量不要與動植物纖維或鈣片同時吃,會互相影響吸收,如要食用隔1-2小時. 4.鈣質:血鈣濃度下降使神經容易緊張興奮,孕婦產生妊娠高血壓的機會變大,也會增加日後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子宮若持續收縮會引起孕婦早產. 懷孕後期7-10個月 1.維生素A:孕婦皮膚乾燥、角質化的上皮、搔癢感易脫屑,至視覺系統異常,胎兒發育不良,眼睛畸形、脣裂、齶裂等. 2.鐵質:缺鐵性貧血是女性孕期最常見的問題,容易臉色蒼白、免疫力下降、情緒焦慮,嚴重者會影響胎兒的智力發育. 3.膳食纖維:造成排便困難,身體的代謝廢物無法排出,益菌減少會讓致病菌生長,破壞腸黏膜的完整性,引起腸道相關的疾病. 4.膠原蛋白:孕婦的膠原蛋白流失量是平時的好幾倍,適量補充膠原蛋白,對孕婦有很大的幫助,不管是產後身材的恢復,還是產後傷口的癒合、淡化疤痕都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