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ixabay.com/zh/photos/girl-crying-bridge-child-grief-4971337/小如(化名)因為受到班上同學孤立排擠,而被轉介到我這兒會談.文靜的外表,沈默寡言,說起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總是輕描淡寫,但眼眶中打轉的淚水,透露出她因為缺乏人際歸屬而感到內心孤寂、沮喪與無力.人際孤立的情形越發嚴重,我找來小如的父母討論如何幫助這孩子.我認為,此刻父母多一些關懷,可以強化小如的人際支持,暫時讓她有力量度過難關. 小如的父母溫和友善,看起來樸實有禮.父親告訴我:「我們也有發現她悶悶不樂好一陣子了,好像發生了些事情,但不知道問題這麼嚴重.」「你們如何跟她討論這個問題呢?」我問.「呃……事實上,沒有.我們沒有跟她討論過.」「為什麼?不是已經發現她不對勁了嗎?」「老師,不瞞您說,如果不是學校通知,我們其實不知道她在學校被同學排擠了,所以也沒機會跟她討論.」父親說完,母親接著說:「對呀!畢竟,她都沒跟我們提起過這些事情呀!」我叮嚀,請父母這陣子多關心孩子的情緒狀態,給予必要的支持.父母告訴我:「好的,今天回去,我們會和她討論看看.」第二天,我與小如會談,詢問她昨晚與父母的互動.小如說:「沒有,我們什麼也沒有談.」我很訝異,發生這麼大的事情,父母的態度竟然如此冷漠!我進一步問:「他們過去也是如此嗎?不會或很少主動找你討論生活或學校中的事情嗎?」「老師,其實他們很尊重我.從小到大,我想做什麼、學什麼、升學讀哪裡,他們都不干涉,只要我決定了,就會獲得支持.比起其他同學,我應該很幸福吧!」我可以想像在一個對孩子相當尊重的教養環境下,孩子應該是感到溫暖支持的.一般華人家庭的家長對孩子往往是過度操控,因而引發孩子反感,甚至對立衝突.小如的家長實屬難得.「那麼,妳也沒有主動向他們提起妳目前遇到的困境嗎?」「沒有……」,孩子低下頭,她說:「我不想跟他們講,講了好像也沒用.事實上,我早就習慣不太跟他們分享心事了,遇到困難我也習慣自己面對,自己解決.反正他們沒問起,我就不提了.」我想起前一天,與家長會談時,家長對於沒有與孩子討論目前遭遇同學排擠一事,不斷地說:「可是,她都不說啊!她沒說,我們也不知道她發生困難,需要幫助.」又說:「我們也觀察到她的異狀,但她沒主動提,我們也不好直接跟她談,怕讓她感到有壓力.」—缺少溫暖關懷的空洞支持這是一個矛盾的親子互動型態.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態度是完全的尊重,也相信孩子能獨立自主地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任務,因而不太過問孩子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只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父母都尊重與支持孩子的決定.另一方面,孩子在父母的信任下,倒也能自發處理好各種問題,不依賴父母,也不需父母操心.但長久下來,孩子也變得不再向父母分享心事,甚至遇到困難,也是獨力承擔,不習慣告訴父母這些事情.「我不知道說了,他們是否會懂我的感受?我想,他們只會說,他們支持我,尊重我的決定,之類的話吧!」小如的這番話語,透露出對父母矛盾的情感.一方面知道自己確實受到父母的信任與支持,另一方面,似乎感覺不到父母在支持與信任背後的溫暖關懷.—貧乏的情感經驗帶來人際疏離而小如的父母在談起小如遭遇的困境時,看起來總是溫和冷靜,沒有太大的情緒起伏.對於學校老師的協助與安排,也全力配合並表達感謝.然而,他們似乎不太知道如何靠近自己的孩子,除了表達尊重與支持外,缺少了與孩子內心的情感交流,也難以建立起愛的連結.久而久之,孩子習慣了這樣的家庭互動模式,不常向父母表達情感,也不讓父母參與自己的生活.不知不覺中,小如也複製了父母的情感表達方式,總是在人前表現出溫和而冷靜的態度,在同儕之間給人一種距離感,甚至被解讀為做作、矯情或冷漠.於是,在家庭中少了一份與父母之間的情感連結,在學校裡,也無法成功與同儕建立友誼,小如漸漸成了班上的邊緣人物,對於人際歸屬感的渴求總是無法滿足.—尊重之外仍須建立起穩固的情感連結在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我們希望父母學會放手,也就是開始以尊重的態度,支持孩子為自己做決定,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這是培養孩子走向獨立自主的必要過程.但有時候,孩子只能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卻無法感覺到溫暖關愛.有些家長誤解了尊重的意涵.尊重並非只是對孩子表現出絕對的信任與支持,就完全放心地讓孩子獨自面對自己的生活課題了.親子之間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便是建立起穩固的情感連結.穩固的情感連結是孩子有能力往前走的力量來源,也是遭遇困頓創傷時,療傷止痛的最佳良方.只是表達尊重與支持,卻缺乏情感連結,孩子在獨立面對生活挑戰時,總會覺得少了一份力量,有時候甚至會覺得並未得到父母重視.—透過參與孩子關心的議題來創造關愛與連結如何在表達尊重與支持的同時,又與孩子保持高品質的情感連結呢?父母要學習參與孩子關心的議題.參與的方式有幾種,家長可視時間、能力以及情境,選擇不同的表現方式:(一)用言談的方式參與:細膩地觀察孩子的身心狀態,主動和孩子討論他感興趣的話題,或者主動關心孩子可能遇到的困境.傾聽之外也表達理解,可以提供些建議與觀點,但不強迫孩子一定要接受.此時,同理心的回應是創造情感連結最好的橋樑.(二)用一起做點事情的方式參與:在孩子不排斥的狀況下,與孩子一起從事他感興趣的事情,一起閱讀孩子喜歡的書籍,觀賞孩子喜歡的電影或電視節目,從事孩子喜歡的休閒活動;當孩子遇到困境時,一同商討解決之道.請務必記得,千萬不要邊參與邊批評,否則很快就會被孩子列為拒絕往來戶.(三)用提供資源的方式參與:有些事情不容易用話語討論,或者一同去進行,可以選擇默默地觀察,適時提供一些孩子可能會用上的資源,包括在孩子的桌上放一本好書,或者解決問題可能需要用上的物品.某些貼心的舉動,也能表達理解,創造連結.身為尊重子女的家長,是可以做到既「參與孩子關注的議題」,同時又「不過度涉入」,只要人際界線拿捏好,孩子既會感覺到備受支持,同時又擁有因情感連結而來的力量.(本文收錄於<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一書中)本文由<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