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去賣場購物時,在等待結帳的過程中看見前方一位小男孩站在媽媽身邊流眼淚,媽媽則臉色不悅站在一旁.此時我心想,小男孩可能是犯了什麼錯,惹媽媽生氣而被責罵吧?過了一會兒,小男孩把眼淚擦掉後走近媽媽,並伸出手,希望媽媽能牽起自己,而此時這位母親或許還在氣頭上,她選擇把身體轉開,刻意不跟孩子有肢體上的接觸. 試著回想一下,當衝突過後你的情緒還未回復,孩子就過來找你安撫時,你通常會怎麼反應? 穩定的大人帶給孩子情緒教育的學習在大多數的時間裡,我們能與孩子維持穩定的關係與連結,然而在情緒被激起的當下,要保持這樣的關係是很困難的.請試著回想一下,當孩子惹你生氣的時候,你會怎麼回應孩子?你通常需要多長時間平復自己的情緒,並用建設性的方式給予孩子適切的回應?孩子在情緒紊亂時,身邊需要一個穩定的人靠近,與孩子一起面對,這是情緒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學習. 怒氣來自「認為自己不被理解」很可惜的是,在生活中父母往往也容易被孩子所激起的情緒困住,無法在當下先安撫與穩定自己,更別說可以協助孩子.而親子間對彼此有怒氣,往往來自「認為自己不被理解」這個共通原因,例如,父母往往對孩子總是聽不進自己的話、老是明知故犯而發怒,而孩子可能會覺得,為什麼父母總是覺得自己是對的?在這種狀態下,便很難聽進對方真正想表達的意思,要促進關係就難上加難. 當內在認為自己不被了解,經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辯解」,年齡較小的兒童可能受限於表達,容易用更強烈的情緒來反應,反觀青少年則是容易用迴避的態度回應.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想要靠近孩子,或表達自己的用意時,就會顯得困難,也更容易讓自己的火氣不斷飆升. 有情緒的當下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靠近多數孩子處於憤怒、焦躁等情緒當下,很難清楚自己發生什麼事,若此時父母能協助孩子了解生氣的原因、底層的情緒與感受、學習如何好好生氣,不但能幫助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更重要的是,透過你的回應,孩子可以了解自己除了「生氣」之外,還有許多被自己忽略的感受,透過這些內在經驗,可以增加孩子對自己的了解與覺察能力,下回再遇到類似狀況,情緒反應便有機會大大降低. 跟隨的力量!在情緒的當下,父母需要留意3件事1.請「優先」穩定自己的情緒「照顧孩子前要先照顧好自己」,這句話大家都知道,遇到事情時卻很難做到.情緒教育中,身教的重要性更大於言教,如果父母被孩子的情緒、行為激怒時,以大吼、責罵的方式表達憤怒,孩子除了感到害怕之外,也會學習到「這是表達生氣的方式」.父母要記得,在情緒狀態下,很難給出建設性的幫助,這時候請先停止做出任何回應,找一些方式先讓自己冷靜下來,以免因為要抒發自己的情緒口不擇言,反而事後懊悔不已. 2.別讓你的冷靜被孩子視為「拒絕」與「忽視」在發生關係衝突的當下,我都建議父母不要與孩子拉開「身體上的距離」.許多父母會疑惑,在生氣時,自己也需要先冷靜,但又不能拉開身體的距離,該怎麼做?我想提醒的是,父母在生氣的當下轉頭就走,或是像上述例子,刻意不與孩子有肢體上的接觸,這對父母而言,或許是一種調適情緒的方式,但卻很容易被孩子視為對自己的「拒絕」與「忽視」.一旦我們讓對方有這種感受,不僅對彼此關係具有殺傷力,也無法讓孩子從事件與情緒中有正面的學習,反而會增加其恐懼與挫折.當父母的情緒受到孩子影響,此時該做的是「讓孩子知道你的狀態」,一旦孩子對你的生氣反應有所理解,便能減低父母行為被誤解的可能. 3.管教的焦點在於「對事不對人」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可以先思考一下,你生氣的對象是孩子做的「事」?還是孩子這個「人」?理智上我們很清楚不喜歡的是孩子做的「事」,但在事件發生當下,我們的行為、說出的言語及對孩子做出的處罰,卻往往將兩者混為一談.如對孩子說:「你就是這麼不受教」、「你會被這樣懲罰是你自己活該」、「做這樣的事不覺得丟臉嗎?」……從以上的對話可以發現,「事件本身」已經不是我們所強調或教導孩子的重點,我們的言語已經在針對孩子的「人格」進行責罵與批評.我們需要提醒自己,在管教與憤怒當下,我們的語言與行為,要減少「傷及自尊與羞愧的感受」. 若父母不確定自己的語言是否落入了「對人不對事」,以下兩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分辨:(1)父母對孩子說完話後,陷入懊悔,認為自己講話過重、傷了孩子的心.(2)孩子在聽完父母說的話後,情緒變得更加憤怒或過度沮喪.如果有以上兩種反應,代表父母的言語可能讓管教的焦點落入「對人不對事」的誤區了.語言的力量很大,請善用覺察自己慣性使用的語言,以幫助自己與孩子穩定情緒,進而更能穩定彼此的關係. 本文出自張閔淳<前青春期的孩子情緒像隻貓:管不住!講不聽!父母該學會和設限一樣重要的事>,大大創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