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會說出傷人的話?在前面,我們曾經討論過一些原因,包含處理生氣感受的技巧不足、不理解這些髒話或難聽的話背後的涵義、耳濡目染等.但是,比起不好聽的話,傷人的話更會為聽者帶來情感上的傷害.孩子到底為什麼會這麼說呢?當孩子說出「我討厭你」這樣的話,「討厭」的對象其實是事情、行為,而不是人,他們想說的是「你這樣對我,我好生氣/我好傷心」,這個背後要傳遞的意思是「我好愛你,你卻這樣對我,我受不了」.明明是很重要的訊息,卻因為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所以僅能以話語表面的意思來表達,讓大人聽了好心碎.但在另一方面,這些話之所以傷人,除了說者(小孩)之外,聽者(父母)也是關鍵:「為什麼孩子這樣說,會令我這麼心碎?」很多人忘了問自己這個問題,其實答案有可能是因為自己好累、好挫折、好不滿、覺得好不公平……這些沒有被重視的心聲,加重了孩子話語的重量.不忍耐、不批判,先思考:「為什麼我會這樣?」在面對教養困境時,常有家長問我們:身為家長,要怎麼「忍住」脾氣?答案是:不要忍!這當然不是要大家抄起手邊的家法狠狠揍下去,也不是要大家潤喉提丹田、準備吼小孩.在正向教養的實踐過程裡,並非要我們忍住自己的情緒,而是努力透過對孩子的理解、強化自己的教養技能,並且讓負向的情緒感受減少發生,進而能夠扮演承接情緒、引導思考的角色,陪伴孩子從一次一次的經驗中成長.但是事實上,人是不可能沒有情緒的.所以,我們真正要努力的,並不是壓抑自己的情緒,而是盡量不讓情緒影響我們的教養,也就是接納情緒的存在、了解自己會有情緒,但是避免讓情緒影響我們的行為.因為,據腦科學研究:被情緒綁架的大腦,是沒辦法理性運作的.要減少情緒的影響,就得從「認識情緒」開始.情緒是怎麼產生的呢?有許多情緒是天生的,就像嬰兒一出生就可以表達自己的喜愛或厭惡一樣.然後,隨著生活經驗的累積,我們對不同事物的情緒反應,才逐漸形成現在的自己.而一件事情會勾起什麼樣的情緒,跟此事件觸動了我們過去經驗中哪些記憶與感受有關.例如:聽到某首歌,想到了當年媽媽最愛一面聽這首歌,一面做家事的記憶,於是勾起溫暖的感受;或是看到某個人說話的語氣,想到當年對自己冷嘲熱諷的老師,於是感到憤恨不已.由於每個人的生活經驗都不相同,所以面對同樣的事情,每個人會產生的情緒反應也不同.同樣的,在日復一日的教養現場,我們很可能會發現:孩子或伴侶的某類行為,特別容易勾起我們的怒火或難過的感受.若你也發現了,恭喜你,走到了第一步:對自己的情緒有所感,或者用心理學的話語,稱作「覺察」.如下頁圖3-1所示,感受到自己的情緒之後,我們還要試著接受,這對許多人來說並不容易,因為社會文化的期待、家庭氛圍、自我價值觀的壓迫等原因,許多人會不由自主的否認、忽略、或是壓抑自己的情緒,甚至連自己都沒有自覺.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之後,先不要急著批判自己的感受,而是去接受它:「啊!原來這個狀況會讓我有這種感受」.最後,再去思考這些感受是從哪裡來的?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它觸動了我什麼?如同我們對孩子的需求與困難寬容以待,面對自己這些情緒反應時,我們也要抱持著寬容的態度,並透過對情緒反應的覺察,理解過往的自己曾經經歷了什麼.如此一來,我們才有機會降低情緒對行為的影響,維持穩定的狀態,並陪伴孩子繼續完成教養之路.你也可以做到的正向教養對話練習當孩子話令我們傷透了心,我們可以試著冷靜下來,看穿話語背後的涵義.深吸一口氣,停頓五秒,然後再回應:「你這樣說,是不是因為不喜歡我講話那麼大聲?」、「你說你討厭我,是因為我罵你嗎?」、「你是不是覺得很生氣/很傷心呢?」.跟孩子確認話語背後真正的意思、幫孩子把感受說出來,會讓彼此都從難過的感受中解放出來.有些話不是髒話,卻如利刃般傷人,但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常常是因為不知輕重而脫口而出.因此,我們可以告訴孩子,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會有哪些感覺,像是傷心、失望等,讓他們明白話語的影響可以很大,輕易就能讓自己在乎的對象受傷,並幫助孩子學會謹言慎行.有些時候,我們真的太受傷了,此時千萬不要勉強自己保持理性,可以先離開現場,好好關照自己受傷的心,或許出去走走、運動一下、看個影片聽個音樂;若不想出門,也可以在家裡好好哭一場.正視自己的情緒、照顧好自己的感受,永遠是當個好家長的先決條件.接受自己的情緒,先安頓好自己,再解決孩子行為問題.×當孩子的言行令我們傷心,對他怒吼:「我沒有你這種孩子!」「你以為我很喜歡管你嗎?」○「你說你討厭我,是因為我罵你嗎?」「你是不是覺得很生氣/很傷心呢?」本文出自駱郁芬<爸媽不用忍的正向教養>,任性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