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的平平本來一個人開心的在玩積木,但是小小的他還不太會控制力氣,所以積木高樓疊了又垮,平平突然把積木整個推倒,大聲的說:「我最討厭蓋積木了!」爸爸在一旁出聲說:「你怎麼那麼沒有耐心?這有什麼好生氣的!」平平聽了,伸出手把積木揮得一團亂,一面更大聲的說:「我沒有生氣!我最討厭蓋積木!」利用翻譯法,把生氣變方法父母常常覺得小孩「歡必霸」,明明就是一件小事,卻搞得雞飛狗跳、大發脾氣,何苦呢?為什麼小孩那麼愛亂生氣?在看待孩子的問題時,一定要試著去思考事情的來龍去脈.一般來說,亂發脾氣的背後,通常不是只有生氣一種情緒,還可能有更複雜的挫折、自責、難過、不安等情緒.但是,對孩子來說,這些情緒太過細膩,超過了他們的辨識能力,因此他們也不理解這些是什麼感受、為什麼會有這些感受,只好一股腦兒的用發脾氣的方式表達出來.以平平那一晚發生的事情為例,引爆點似乎是從他突然推倒積木大發脾氣開始,但是倒帶回到更前面一點點,我們很容易就能發現:情緒可能在積木一次一次垮掉時,已經開始累積了!那麼,積木垮掉會帶給年幼的孩子什麼情緒呢?很大的可能是挫折:好想要蓋出很高的積木,可是卻一次又一次失敗,真的太令人難受了!此外,伴隨挫折而來的情緒很可能是難過,因為失望、失落,很自然便會帶來難過的感受.搞懂了前因,接下來,我們才有辦法陪伴孩子處理受到這些情緒所牽引的後果.情緒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展現出來的「行為反應」.小小孩感到生氣、挫折、難過等情緒時,同樣會有發洩、表達的需求,但是平平這個年紀的孩子,表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還沒發展好,因此有些孩子只能選擇用最簡單、最直接、最原始的方式來展現情緒──有些是哭、有些是尖叫,有些是倒地打滾,最慘的則是以上皆有.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想要」這樣或「故意」這樣,而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除了這樣,我還能怎麼表達我的情緒?」很多大人以為小孩「愛亂發脾氣」,但其實生氣的感覺是很不舒服的.只要我們教會孩子怎麼樣在生氣時用更好的方法來表達,以及協助自己平復下來,就能大大減少孩子不合宜的情緒反應.在親子諮詢的場合中,家長詢問度第一名、困擾度第一名的,真的可以說是「小孩亂發脾氣」了.但是這中間一直有一個弔詭的問題:到底什麼叫做亂發脾氣?讓孩子練習:下次遇到一樣的狀況,該怎麼做?其實很多大人會不由自主的認為,小孩只要把情緒展現出來,無論是哭、是吵、是摔東西、還是臭臉,都稱為亂發脾氣.可是,事實上沒有人可以沒有情緒,我們也不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壓抑情緒、把自己真實感受視為「不對的」並感到歉疚的人,所以我們真正要教孩子的,是好好認識自己的情緒反應,並且能夠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在情緒高漲時仍保有判斷力,不會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導致事後後悔的舉動.這樣的能力說來理想,但是能做到的人不多.想想身邊的成人,或是我們自己,在很憤怒、難過、挫敗的時候,是否仍然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恐怕很多成人也做不到,因此,「好好處理情緒」常常不只是孩子的課題,也是我們大人的課題.要好好處理情緒,第一步就是認識情緒、認識自己當下怎麼了.當孩子理解了「事件」與自己的「感受」之間的關聯,接下來才能進行處理.情緒的處理有兩種選擇,一是「舒緩情緒」,二是「解決問題」.例如:孩子的玩具壞了,他感到很難過,正在大哭.我們可以選擇安撫他、轉移他、幫他說出感受,這些都屬於「舒緩情緒」;或者我們也可以選擇再買一個玩具、修理看看、改玩別的,這些則屬於「解決問題」.關於情緒的掌握,有一個常被忽略的細節是:我們常常只針對孩子負向情緒的展現去處理,可是正向情緒的展現,也是需要練習掌控的,不能因為開心就尖叫、大吼,這也是處理情緒的一個環節.當我們能夠處理情緒,意味著我們開始具備了調整腳步、重新嘗試的能力,能夠更有彈性、更能面對挑戰.你也可以做到的正向教養對話練習這個年紀的孩子正在開始認識自己和他人的情緒,以及產生這些情緒的來龍去脈,有時候他只覺得自己「不開心」,但是沒辦法理解「為什麼不開心」.下一次遇到孩子困在情緒中難以脫身時,抱一抱他,再問問他:「辛苦排好的積木倒了,好難過對不對?」、「是不是因為好想要跟爸爸一起出門,不能一起去好傷心呢?」孩子感到被理解,衝突的可能性就大幅減少.當孩子因為挫折而哭鬧時,可以搭配前面的「翻譯法」(見下頁圖4-4),告訴他們:「積木倒了,很生氣是嗎?你希望媽咪給你一個大抱抱嗎?還是想要改玩黏土?要再挑戰一次嗎?到你的祕密基地躲起來呢?」透過大人的說明、示範、提示,孩子才有機會學到新的策略,下一次再遇到類似的狀況時,他就會比較容易想到好方法.POINT用翻譯法,把孩子的情緒點說出來.×「生氣就生氣,幹嘛亂弄!不可以這樣亂丟玩具!」○「辛苦排好的積木倒了,好難過對不對?」本文出自駱郁芬<爸媽不用忍的正向教養>,任性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