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JerryWangonUnsplash 文/聽覺口語師 林沛彤、余雅筑 幼兒園生活與家庭生活最大的不同是,孩子在校園有許多與同儕或師長互動溝通的機會,且須長時間聽取老師的教學內容與交待事項,整日下來,孩子將運用大量的溝通技巧,因此具備基礎的語言理解及語言表達,是孩子在校園適應順利的要件.家長若能在入學前了解孩子的現況能力,給予適切教導及幫助,就能減少入學後的適應與學習困擾,讓孩子快樂上學去! 「語言能力」是團體生活的基石 基本會話能力: 良好的一問一答能力,能使孩子與他人對話更順利.平時可跟隨孩子正在做的事,與孩子進行問答與討論,並藉由提示或示範,增加孩子對問句的理解和回應.例如:「你想看哪一本書?是不是有小兔子的那本呢?」詢問孩子的同時,可投予期待的眼神與等待,給孩子主動回答機會;若孩子沒有回答的意圖與能力,家長可先自問自答,進行問句的輸入與引導,培養孩子漸漸了解問句及回應. 「認知能力」培養生活自理和自主獨立 問題解決能力: 若孩子在幼兒園不小心打翻湯、東西不見,他是否有能力解決問題或尋求幫助?教導孩子解決問題可從各種生活經驗著手,幫忙做家事,例如擦桌子、曬抹布、洗碗…等,從體驗過程製造問題情境,帶孩子思考解決方式,譬如桌子太高擦不到怎麼辦?家長可示範或提供多個解決辦法,讓孩子選擇哪個是最適當的.唯有多給孩子機會嘗試,才能於未來遇到問題時,適時運用積累的應對經驗. 了解生活中常見事件的因果關係: 擁有辨識因果關係能力的孩子,較能預期什麼原因會產生什麼後果,有助孩子避免問題產生與處理問題.家長可利用生活情境訓練孩子,比方當孩子將裝水的杯子放在桌邊時,可提醒孩子將杯子放到桌子中間,否則容易摔破杯子.從生活事件親身體驗,加上家長的說明及引導,增進孩子思考與發展因果概念,使孩子更謹慎,甚至能從中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物品分類及配對能力: 物品分類與配對能力在校園中的運用非常廣,一早到校就需要將書包與水壺擺放在書包櫃、水壺籃裡;上廁所要排到正確的(男生或女生)隊伍等待,這些稀鬆平常的瑣事,其實正考驗孩子的分配與配對能力.家長可利用收拾玩具的機會,引導孩子透過視知覺觀察物體顏色、形狀或用途,依不同標準收拾.如果一堆玩具中有貓咪、兔子、火車、汽車、鱷魚,可引導孩子將動物分為一盒,交通工具分為一盒.過程中,家長要示範與加入口說歸類的標準,帶領孩子找出物品的相同點,像是動物都有腳、交通工具都有輪子...等.如此一來,能促使孩子注意觀察細節,增強孩子在團體生活中的觀察能力,遵循生活規範. 「溝通能力」有助人際關係發展 良好的等待與輪替能力: 不論是上廁所或玩遊戲,都是需要等待與輪流的情境,若孩子欠缺此概念,易與同儕爭執.另外,在與他人對話時,也需要等待別人說完才換自己說話,顯示等待及輪替行為是溝通的必備基本技巧之一.平日即可營造練習情境,像是:請孩子坐在餐桌前,等待大家的餐具準備好後,才可用餐.切勿事事都讓孩子優先,否則易導致孩子入園後無法接受等待及輪替,而不能適應或抗拒. 能用口語表達需求: 依據瑞士發展心理學家Jean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學齡前的幼兒處於感覺動作期與前運思期,此階段的孩子會依最直接的感受來判斷與學習,故也會以直接的表達方式,像是哭鬧、耍賴來傳達需求.但如此不能讓他人了解孩子真實的需求.因此,我們應教導學齡前的孩子使用簡單句型,並以口語表達「我想要睡覺」、「我肚子餓了」或「我吃不下了」…等,讓孩子習慣說出需求,幫助孩子在與師長及同儕互動時,更快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促進孩子與他人有效溝通. 與人互動時眼神注視對方: 專注的眼神注視是與人溝通互動的基本禮貌,也能讓對方感到受尊重.培養孩子眼神注視溝通對象的習慣,可先用孩子喜歡的玩具來吸引他的注意,確定他注意到玩具後,接著與孩子對話並一邊玩一邊說.亦可請孩子幫忙發東西,在發東西時先看著他人的臉,再拿東西給對方說:「給你」.大人應隨時留意自己與孩子對話時是否有足夠且專心的眼神注視示範,提供孩子良好模範,也應在孩子與他人眼神注視互動時,即時鼓勵孩子,增強及延續好習慣. 良好的互動禮儀: 有些孩子會尖叫或哭鬧來表達需求,可能是為了讓大人屈服,以滿足他們的需求,這類負向行為需要家長即時給予正確表達方式的示範和指導,藉機教導孩子以口語來表達,例如:「請借我」、「可以嗎?」…等,教導孩子在打招呼、借用物品、尋求幫忙…等情境的禮儀,才能減少與他人互動的摩擦,互動更融洽. 提早幫孩子做足準備,就能預防孩子因突如其來的挫敗感而產生的排斥心態,引領孩子邁向幼兒園的快樂學習之路! (本文改寫自No.33雅文聽語期刊〈聽損兒入幼兒園先修班 家長就是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