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執著的生活態度我們應該向有智慧的銀髮老先生、老太太學習,學習他們的寬容、開朗、熱心關懷他人及不執著的生活態度.多年前隔壁住了一位英國老紳士丹尼爾,老伴很早便過世了,兩個子女因為住得遙遠很少回來.雖然一個人獨居,日子卻過得輕鬆寫意,逍遙自在.經常見他一派優閒騎著腳踏車四處溜躂,不是去附近的慈善機構做義工,便是去找老朋友喝茶、聊天.我們在前院種了一排玫瑰,正好靠近他的車道,春天時玫瑰花爭奇鬥艷恣意綻放,丹尼爾很高興的告訴我們:「謝謝你們種了這麼美麗的花,讓我每天出門、回家看到時都會有一副好心情!」其實,我們種的那排玫瑰花枝葉茂盛已經擋到丹尼爾的部分車道,他非但不以為忤,還以歡喜讚嘆的心向我們道謝.有一年,因為風災院子的一棵松樹枝幹掉落,正好砸中他的工具屋,屋頂陷落了一大塊.當我們懷著忐忑的心登門道歉時,老先生反而安慰我們,說那棟工具屋早就該整理了,只是因為忙碌一直拖延著,「現在屋頂凹陷,正好提醒我該開始動工囉!」丹尼爾的寬宏與豁達減輕了我們許多愧疚與不安,並慶幸有這樣的好鄰居為伴.斜對面的喬安也是一位和善慈祥的老太太,當年我們因為房子改建,搬出去將近一年時間,屋子整修完畢搬回家,喬安第一時間拎了家中院子自己栽種的水果前來問候歡迎我們,窩心的舉動帶來滿滿的暖意.熱心的她有一次舉辦了街區派對(BlockParty),邀請街坊鄰居到她家中一起歡聚.平日大家各忙各的,很難得藉由這個機會更加認識彼此.派對之後,喬安還費心整理了每戶家庭的聯絡資訊,包括成員名字、電話及e-mail帳號,貼心的親自登門送給大家.我在早晨散步時經常會遇見她,和她可愛的拉不拉多犬Max,我們總會停下腳步閒聊幾句.有一次談到近幾年中國大陸投資客在這裡一擲千金購買房地產,導致房價居高不下的情形,喬安是典型美國老太太,有禮、和善,並不反對外國人一窩蜂在她住了一輩子的家鄉置產,然而對於房屋過戶後卻無人入住,使得附近街道越來越多空屋的現象深感憂心.她對鄰近幾條巷弄的房屋、住戶情況瞭若指掌,哪一戶空著、哪一棟有人定期會來清掃,通通逃不過她的法眼.喬安還提醒我:「“Wewalkers”shouldkeepaneyeonourneighborhood.」(指我們經常在附近散步的人需要注意鄰里各種狀況,提高警覺,守望相助.)她用“wewalkers”這個名詞既生動又貼切.是呀,我們應該感謝這些“elderlywalkers”(年長的散步者),他們的熱心與巡邏守望確保了小城的住家安全,是最棒的守護者.還有一位退休護士貝琪,七十多歲了依舊每天開著小卡車到處跑.因為先生不良於行,食衣住行大大小小事情都是她在張羅照顧.紅褐色捲髮、步履輕快的她一點都看不出實際年齡.幾年前聖塔安娜焚風狂襲,附近城鎮電路毀損,有近一星期時間過著沒有電力的原始生活.當時在停電數天後,我和貝琪不斷交換從愛迪生電力公司所獲知的供電搶救情形,互相訴苦不見天日的諸多不便.同時看著對街鄰居比我們晚停電卻早一步恢復電力、燈火通明的情況,在羨慕中又有一種同仇敵愾的小小不平衡,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十分有趣.在我們居住的小城,如丹尼爾、喬安、貝琪這種獨居或與老伴相依為命的銀髮族比比皆是,經常看見他們牽著小狗悠閒的在街頭散步,每次相遇,都會熱情的與我招呼、寒暄.雖然子女不在身邊,生活起居一切都得自食其力,但是在他們身上完全看不出任何自怨自艾的情緒,對生命依舊懷抱熱情、怡然自得,散發一種長者的溫暖與慈藹.我的這些老美鄰居在人生的黃昏階段依然仍保有積極正面的心態,過著知足、恬淡、美好的生活.美國的退休生活環境其實並不十分理想,醫療成本昂貴,老人公寓所費不眥,大眾運輸工具不夠普及,到哪兒都要自己開車,加上子女普遍住的遙遠,幾乎所有事情都須事必躬親,如果不是具有堅強獨立自主的個性,難免會陷入怨嘆的自苦情緒.反觀台灣,因為文化與傳統觀念影響,父母對於子女有較大的期望與依賴,當兒女的狀況不符合期待,便會衍生失落的情感.有些老人家因為看病沒有子女相伴便開始自憐,一位長輩告訴我,有一次到醫院看病,見到別的老人都有家人陪伴,只有他孤獨一個人進出診間、做檢驗、等候領藥,心裡覺得很辛酸.他的身體狀況還算健朗,一個人看病不是問題,但在東方社會對兒女侍奉身旁的理所當然期待下,很容易會有期望落空的怨懟.西方人對子女則沒有這樣的期許,孩子們逢年過節能夠抽空回來探望他們,就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自己要為自己負責,所以很多老美年紀很大無法獨自生活時,寧可搬到老人公寓也不要和子女同住.許多台灣長者的負面情緒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家庭,既希望三代同堂,又做不到生活在同一屋簷下需要具備的寬容與體諒.過度介入下一代婚姻生活,看不慣這個、抱怨那個,連子女生小孩、生幾個小孩、是男是女,都會成為家庭爭端的來源.有些老人家喜歡比較誰的兒子有成就、誰的媳婦體貼孝順,把自己後半輩子人生的快樂指數,完全仰賴於兒女的態度與照顧程度,無法拋開這些執著束縛,用有智慧的方式安排生活.台灣的長輩煩惱特別多,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想不開,放不下.同樣是獨居,西方人不會有被子女漠視、甚至拋棄的念頭,他們忙著去社區中心學跳舞、繪畫、攝影、參加讀書會,奉獻時間與精力做義工.市府圖書館有個專為新移民開設的英語會話班,我曾經擔任過幾次代課老師,從行政人員到授課教師全部都是義務幫忙.負責規劃、執行的則是一位八十多歲的退休老太太,她的熱情與活力不輸給年輕人,從開班以來已經幫助許許多多新移民,使他們能縮短語言隔閡的適應期,早日融入新環境.「心態」決定了老年生活的品質,我經常要向那些有智慧的銀髮老先生、老太太學習,學習他們的寬容、開朗、熱心關懷他人及不執著的生活態度,安然自在享受每一天.即使他們體力已衰退,健康不復從前,仍然能從付出關心、珍惜把握生命最後的長青歲月,擁有一個美善的「晚美人生」.保持積極正向思考,做一個有智慧的老人,如聖嚴師父所說:「夕陽無限好,不是近黃昏;前程似美錦,旭日又東昇.」換一種心態,「老齡」也能成為「樂齡」.延伸閱讀:陪伴生病的母親20年....吳若權:與父母相處之道「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有用」孤獨死並非不幸!日本暢銷作家:再也沒有比家庭更讓人感到身心俱疲的※本文由<良醫健康網>授權報導,原文<誰的兒子有成就、誰的媳婦孝順體貼...台灣長輩不快樂的主因:想不開,放不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