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需要祭拜神明或祖先時,都需要準備祭品以表示對神明及祖先的敬意.究竟三牲是什麼、擺法為何?三牲與小三牲及五牲有什麼差別?菜碗要如何準備?冬瓜行旅請民俗專家周映君老師來告訴你! 三牲是什麼?根據周映君老師所言,三牲是牲禮的一種.傳統上,只要逢年過節(例如過年、清明節等等)都會利用三牲來當作祭拜神明的供品(只有客家人會用三牲拜祖先).一般最常見的三牲為豬、雞、魚,這三種供品組合,不過不同的家庭,也會選擇使用豬、雞、魷魚乾等不同的牲禮配對. 依照傳統民間習俗,在祭拜一般神明時,都是以整塊豬肉、全雞、全魚的狀態進行祭拜,而且不會將牲禮完全煮熟.之所以牲禮通常為半生熟,有一說是為了表達人跟神明處於較為疏遠的關係,而比較實務的解釋,是因為古時候很難吃到豬跟雞,故燙熟皮使牲禮維持半熟的狀態,比較方便拜拜結束可以讓家裡的人進補.圖/三牲示意圖小情境一:過年時該如何處理三牲?根據周映君老師所言,假如是在過年,用三牲祭拜完神明之後,可將同一份三牲移過去公媽廳祭拜祖先.不過在祭拜祖先前,除了客家人會保留全雞之外,閩南人家族會先將雞剁好且豬肉切片再拿去拜拜,來代表祖先們可以好好坐下來吃這份供品.而在剁雞時,要先從腳開始剁,若先剁雞頭隱含著把家裡主要賺錢的人(掌舵者)剁掉的寓意,故剁雞時周老師建議要先從雞腳開始處理,再來雞翅,最後才是雞頭. 小情境二:清明掃墓如何準備三牲?由於現在工商社會,人們較繁忙且家中人口較少,假設家裡沒辦法準備完整的葷三牲,或是無法將準備好的三牲吃完,周映君老師建議可以準備素三牲,或是水果來替代傳統三牲(祭墓可使用五樣水果,而后土三牲可使用三樣水果). 三牲如何擺放?周映君老師提到,依照傳統習俗,三牲中的豬為中牲,其他兩個牲禮則為旁牲.故在擺放三牲時(角度以面對神明為主),應將豬肉放置於正中央,雞放置於左側,且雞頭要朝前,而魚則放置於右側,並使魚尾朝前.周老師三牲擺法記憶小口訣:雞拜頭、肉拜頭、魚拜尾圖/傳統三牲擺法 三牲與五牲、小三牲的差別?根據周映君老師所言,傳統會按照神明神格的高或低,以及和祭拜者的親疏關係,而準備不同種類的牲禮.例如,神明的位階較高,則祭品的體型狀態則會越完整.故根據不同的祭祀場合,還會有其他種類的祭品.傳統上除了常見的三牲之外,還有五牲及小三牲等等. 1.五牲周老師說,古代的五牲為全豬、全雞、全羊、全牛、全魚.但現在因為很多牲品不容易備齊,故而省略或利用其他牲品代替,例如使用肉捲或豬頭加豬尾來代替全豬,甚至用素三牲代替傳統三牲,抑或是用魷魚、豬肝、豬肚代替.五牲是最隆重的牲禮,主要是大祭祀時使用.例如祭拜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及其部屬神等等神格較高的神明,或是大型的婚喪喜慶祭典和普渡才會使用到五牲. 2.小三牲小三牲為一小塊豬肉、雞蛋以及一塊豆干(或魚).一般來說會將小三牲用於祭拜虎爺、消災解厄、祭改、祭五鬼、感謝亡魂、祭空棺等等的儀式上面.通常小三牲要用熟的還是生的,看祭改的對象而定,生的小三牲是用來拜虎爺,而熟的小三牲通常會用來祭煞或是送煞用.圖/小三牲菜碗是什麼?有哪幾樣?除了牲禮之外,在祭祀上也常使用菜碗來祭祀祖先.因為這類供品都是使用小碗裝著,所以才會被稱作是菜碗. 祭祀神明:如觀世音菩薩或釋迦牟尼佛在祭祀神明時,祭品會使用素食料理或乾料,並且用一碗一碗裝,故民間常常會將這類祭品稱作是菜碗,但根據周老師所言,祭祀神明的碗裝祭品不能稱作是菜碗,而是要稱「齋」或是「三珍海味」.故六個碗狀祭品常常稱為六齋,而十二個碗狀祭品則會被稱為十二齋.常見的十二齋內容物有金針、木耳、豆皮、豆乾、香菇、花生、素雞、海帶、筍乾、芋頭、紅豆、麵筋等等. 祭祀祖先、地基主及好兄弟我們常聽到的菜碗是用來祭拜祖先的.但也有另一種說法,是將菜碗稱為五味碗或是便菜飯.多數家庭會準備通稱為「五味碗」的家常菜(如往生者生前愛吃的食物)來祭祀.因為家常菜常常包含「酸、甜、苦、辣、嗆」五種口味,故又被稱作為五味碗. 不過民間也有另一派說法認為,五味碗是祭拜地基主跟孤魂用的菜碗,而祭拜祖先用的菜碗要被稱作為「便菜飯」.但是無論是五味碗還是便菜飯,只要是用來祭拜祖先、家中的公媽、地基主或是往生者的話,菜碗的葷素、菜色都不拘,以家中習慣為主即可. 周老師提醒您:拜祖先的供品一定要全熟!生食不能拜祖先喔!本圖文由<冬瓜行旅>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標題:﹝三牲與五牲是什麼?有哪些與擺法為何?掃墓祭品菜碗/十二菜碗該如何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