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全職家庭主婦,需要全年無休地扮演人妻人母的角色;而身為職業婦女,也許是白天做為一名公司員工,下班返家繼續從事另一份名為「父母」的工作.你可曾認真思考過,到底為什麼要生養小孩,讓自己生活得如此辛勞呢?是的,生養小孩絕對是一項賠本生意.首先,妊娠本身有一定程度的風險,然後需要耗費大量的心力時間研究學習如何養出能在現代化的嚴苛環境下生存的小孩(包括現在正閱讀著親職衛教文章的每一個身為父母的您),還要付出高額的教育和生活費用的投資,卻無法保證孩子長大會回報給你.臨床上實在看太多全心全意付出卻換不回孩子反饋的血淋淋例子,無論在經濟或心意上都是,就算有回報也無法精確計算是否符合最低的投資報酬率,就連我也無法保證父母對我的投資對他們來說是划算的;所以真的不需要再期待「養兒防老」這種事情,我想這也是現代人為何生育率極低的原因之一.所以,「為什麼要生小孩呢?」每當我被孩子激怒,父母初心左右搖擺、幾乎要對孩子暴怒的時候,我就會對自己依序進行以下五點的自我對話,聽起來也許是蠻嚴苛的自我要求,卻總可以讓我在無以為繼的時候逼自己找到再繼續走下去的動力.1.妊娠前就知道這是一件苦差事不要被長輩或媒體過度美化了生兒育女的美好,孩子天使的時候不一定比惡魔的時刻多;無論任何人怎麼說,都不要在自己不確定的時候做下這個影響一生的重大決定.2.孩子沒有叫你生他,所以你本該對他負責,他卻沒有義務對你負責這個想法可能太嚴苛,甚至有人會說是離經叛道吧~但我的確是這樣要求自己的,這個殘酷的覺悟總可以讓我放下對孩子過多的期待,回到最單純的愛裡.你當然可以像漫畫「料理和畫作回應了廚師和畫家的願望和信念」那樣浪漫的說法,但你心裡還是知道,廚師對他的料理、畫家對他的畫作就是負有全責的.無論是意外還是預期中,如果你無端製造出了一個生命,那你本該無條件對這個生命負責,而他卻沒有義務對你反饋;我們當然期待盡心付出會有好的結果,但如果沒有,也還是我們應該承擔的.所以你本該承受育兒過程中的所有酸甜苦辣、不應該邀功,例如「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也應該要好好用功、聽話、或是孝順來報答我」之類;孩子做了你希望他做的事,不是出於「應該」,而是他「想要」,他想要做你心中很棒的孩子;同理可證,他也可以「不想要」,所以我們父母需要尊重孩子和學習溝通,而不是直接對孩子下達服從命令.3.不要期待以後會有回報而過度勉強自己犧牲奉獻關於付出不求回報這一點,許多哺乳動物都比我們人類做得更好.熊媽媽、象媽媽辛苦照養孩子是為了追求反哺嗎?沒有,他們純粹就是付出而已,孩子長大就走了,然後把父母帶給他們的關愛繼續給予自己的後代,也許孩子給父母最大的回報就是他和他的父母一樣好好照顧他的孩子.常常聽到父母會說「我為你做了這些犧牲,所以你應該那樣回報」、「如果不是為了你,我早就怎麼怎麼了~」、「我省吃儉用,都是為了給你更好的生活/教育」等等,如果你在付出的過程裡,已經超出自己心甘情願付出的程度,你就應該為自己踩下煞車;就像你拿錢去買樂透,卻早就懷抱著可能根本什麼也拿不回來的心理準備一樣.如果你覺得可以甘心情願地承擔每月付出一萬元的教育費用,但如果是一萬五就會覺得有些吃緊勉強,也許你就需要謹慎考慮要不要在不會有回報的狀況下做這樣的支出,如果做了這個決定,你就必須承擔而不怨懟孩子不去回應你的期待.4.親子關係背後是欠債還錢的功利主義,還是純粹的喜歡與愛?人際關係當中的確隱含著互相付出、共同合作的意涵,但你交朋友一開始就是為了哪天對方可以回報你什麼嗎?或者你喜歡你的朋友這樣看待你們的關係嗎?腦神經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人類之所以是群居動物,不只是因為互相幫助、創造群體利益,也因為真的發自內心地喜歡共同相處陪伴;所以親子關係也可以更純粹,單純因為喜歡而為對方付出,不去計較值不值得,當你想計較的時候,就要讓自己少付出一點,就算沒有任何回報、甚至得到負向回饋也能自我平衡的狀態.5.盡力從每一刻的生活相處中尋找讓自己繼續愛著的滿足感你相信愛是永遠不變的嗎?我反而相信愛是時刻消長的,無論是親子之情或是伴侶之愛皆然;沒有什麼是亙古不變,只有盡心經營才是定律.因為喜歡孩子的笑容而準備美食,因為喜歡共度美好時光而規劃出遊,因為跟孩子認真爭吵之後和好的直率痛快而更了解彼此、增進情感;不為別的,每一刻點滴的溫情累積就是我每一刻持續付出的理由,就只是這樣而已.我說的「回報」,絕對不只是經濟上、情感上的回報而已,而是指任何反饋.孩子想要學習好好照顧自己、更社會化,是為了讓他更適應社會、更喜歡自己,而不是為了不讓父母生氣;孩子想要好好學習、發揮所長,是為了追求自我實現,而不是為了讓父母為他驕傲.也許很理想主義,但我真的很想相信有這樣的親子之愛,也盡可能這樣自我要求著,雖然仍有很大進步空間.或許,你會願意一起來試試看?!本文由<周彥君臨床心理師>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