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睡前Vicky突然說:「明天禮拜六不用去幼兒園,不用看到OO好開心.」我好奇地問:「聽起來你不想見到OO,發生了什麼事嗎?」女兒:「因為OO說不想跟我玩.」我:「是喔,他有說為什麼不想跟你玩嗎?」女兒:「因為他來找我玩,我說不想跟他玩,他就說他也不想跟我玩.」媽媽這時心裡OS:「啊不就是你自作自受?但我當然沒將OS說出來.」我:「這樣啊,所以是你先說你不想跟他玩,他後面又說也不想跟你玩,是嗎?」女兒:「恩.」 我:「那他這樣說,你有什麼感覺?」我好奇地問.女兒:「很難過,很受傷.」我:「你很難過、很受傷是嗎?我知道了.」停了一下,我繼續說:「那你知道為什麼OO要這麼說嗎?」女兒:「不知道.」我:「我猜OO可能也感覺很難過,很受傷,所以才這樣說,就是所謂的氣話吧.當人感覺受傷,就會想反擊,讓對方也受傷,這個叫報復.」我:「這個狀況也常常發生在爸爸媽媽跟小孩身上,像是如果小孩不聽話,爸爸媽媽生氣罵他打他,小孩可能打不過大人,但可以用嘴巴反擊,可能會說「最討厭爸爸媽媽了!」爸爸媽媽如果聽到了,會不會也覺得很受傷呢?」女兒:「會.」我:「有時候當我們感到受傷,其實反映出對方可能也很受傷.但明明爸爸媽媽跟小孩都很愛彼此,卻都感到受傷,是不是很可惜?」女兒:「恩,但是你不會.」我:「因為我有學習跟練習呀,不然以前我們不也是很常吵架?」女兒:「對呀,我就一直不要不要,然後你就會超級大聲,超可怕的.」是有奪可怕啦我:「你說對了,很多時候都是從小爭執開始的,兩個人都希望對方聽自己的,拉來拉去像在拔河一樣,然後有一方贏了,另一方就會反擊,最後兩個人都感到挫敗.」我停了一下,接著說:「其實你們想跟誰玩、不想跟誰玩,媽媽都是支持你們的,你們有勇氣拒絕也是好事.我只是想讓你們知道,有時候當我們感覺受傷時,可能對方的感覺也是受傷的,就這樣而已.」 在正向教養中,兒童問題行為背後的四大目的,其中一項就是「報復」.從我看來,它與前面兩項「尋求過度關注」以及「挑戰權威」是有連貫的.舉例:小明的媽媽帶小明跟朋友一起吃飯,吃飯過程,媽媽跟朋友一直在聊天,小明透過用湯匙敲碗、吐口水吸引媽媽注意(尋求過度關注)但都被媽媽制止了.→孩子渴望跟照顧者連結,越小的孩子這部分的需求越大.當成人感覺很煩的時候,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通常是「嘿!注意我!」如果孩子只能從負向行為獲得關注,漸漸就會變成人生腳本的一部分. 後面餐點來了,小明說不想吃,想喝果汁,媽媽說先把食物吃掉再喝果汁,小明開始尖叫哭鬧,吵著不要吃飯要喝果汁.(挑戰權威)→孩子因為被阻止與命令而產生反抗,當成人感覺很怒的時候,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通常是「別管我!」成人可能會用更大的力量與權威使孩子服從,孩子要不是反彈得更厲害,就是表面屈服但內心不服. 這時媽媽也生氣了,開始威脅小明再吵的話,等等就沒有果汁可以喝,回家還要吃棍子,結果小明對著媽媽大吼,媽媽壞壞!討厭媽媽!(報復)→孩子感到受傷,並且沒有歸屬感,於是透過言語與肢體反擊.當成人感覺很受傷的時候,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通常是「請愛我.」如果成人沒有意識到,可能也會再次反擊(更用力的處罰或情緒勒索)孩子就會再次認為,他不值得被愛.而當孩子努力爭取了、反抗了、反擊了,卻都沒辦法讓成人理解,最後就會進入自暴自棄.孩子可能毫無回應、逃避,退縮、消極以對,這也會讓成人感覺很無助與無能為力.當成人感覺很氣餒的時候,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通常是「鼓勵我.」許多父母看見孩子的行為問題,就會想辦法針對有困擾的行為去改善,卻沒注意到其中傳遞出孩子心底的訊息.「我沒有歸屬感,沒有價值感.我需要有連結,需要被理解,需要有貢獻,需要有選擇,需要相信自己有能力,以及知道自己值得被愛.」所以為何鼓勵與單獨約會這麼重要,與其不停補破網,還不如把網子織得堅固,建立孩子的歸屬感、價值感與我能感.當內在需求滿足了,孩子自然不用透過負向行為去爭取關注與權力,也不用忙著反抗與反擊.「行為有問題的孩子,是氣餒的孩子.」讀懂孩子,比要孩子懂事更重要.正念育兒正向教養意識父母口羊太太張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