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師因為班上有個過動生小吉,他的情緒常常起伏不定,衝動的言語和行為表達常令老師非常苦惱,老師因而來尋求心理師的幫忙…讀者來信:周彥君心理師您好,我是一個老師,班上有一個過動生小吉,小吉的情緒常常起伏不定,衝動的言語和行為表達常令我苦惱,希望您能不吝指教.小吉自己座位不乾淨,卻去管其他的同學,然後同學反問小吉:「那你自己呢?」小吉就生氣說:「關你什麼事?我沒聽到有人講話喔~」基本上,只要有同學「說」小吉,小吉都會這樣回嘴,但他也會回過頭來說別人,造成班上有部分同學心裡不平衡.某次生活課老師詢問同學:「你們的爸媽有沒有抽菸?」蠻多同學都舉手了,小吉就說:「那會早死喔~」;有些同學忍不住回嘴:「你才早死~」;小吉很生氣,大聲吼叫和拍桌,還把拳頭高舉,像是要攻擊同學的樣子,同學都嚇壞了.我通常會等小吉冷靜了,再跟他談發生的事,也會聊一些心事;有時候我會分析給他聽為什麼同學生氣,他有時候能聽進去、也願意跟同學道歉,但有時候不能,他總是說「別人也會這樣啊,都只怪我而已~」小吉的家庭教養風格是「權威式」的,身上時常帶著被責打的傷痕;之前他跟學校的老師同學也都處不好,總是很像刺蝟一樣.面對小吉,請問我可以有什麼更好的處理方法嗎?謝謝您.我的回覆:首先,謝謝您願意多花時間思考孩子的問題該如何處理解決,而不只是把孩子放在「反正他就是惹麻煩的小孩」的標籤上;孩子有您當他的老師,很是幸運!看完您的信件,我對小吉的問題有一些思考,不確定我的思考是否正確,提供您參考看看囉!一、孩子的先天弱勢1.衝動性高、自我覺察度低孩子也許因著ADHD先天額葉的發展問題而影響自我管理能力,教養環境也缺乏引導自我覺察及自省的思考習慣,所以總是會先看到別人的問題,而不會覺察自己的狀態,所以會發生總是在看別人哪裡做不好(管別人、說別人也哪裡做不好等),卻很少反省自己.2.挫折容忍度不佳當別人提出對於小吉的提醒與建議時,小吉容易陷入「你說我很不好」、「沒有人喜歡我」等感受,因而讓小吉感到自尊心受損;小吉感到自尊心受損時並不是躲起來哭,而是產生挫折攻擊的行為,比如言語攻擊對方,用以防衛脆弱受傷的自尊.3.脆弱矛盾的自尊因著負向成長經驗,孩子目前的自我概念可能已經變成是「沒人喜歡我,那我就繼續這樣吧!」的自暴自棄型態,可能會更敏感於環境當中的挫折與負向評價,並像刺蝟一般武裝自己,防衛脆弱的自尊.二、後天失調的成長環境1.權威式的家庭教養風格孩子的父母若是經常使用肢體處罰,或者將敵意攻擊的話語掛在嘴邊(例如:你這麼不乖,怎麼不去死;我生到你,我很想死),或者家人也經常使用不當的方式因應自身壓力與情緒等(例如:家人飲酒或飆車等,衝動行事風格),孩子可能不僅缺乏良好學習楷模,也可能經常感受到死亡的威脅(例如:被打到快痛死了、家人也好幾次出車禍等),所以他可能不覺得死不死的這種話不太能說,只是下意識脫口而出.2.負向的學校人際互動孩子在家中感受到不安全的人際互動關係,便會自動將所有的人際都類化為負向敵意的互動關係,於是孩子可能想要樹立強大威權的形象,以避免自己被傷害(或許小吉的權威家屬讓小吉覺得就是要這樣說狠話和恐嚇別人);如果又因為孩子的先天ADHD弱勢,極可能因此形成與校園同儕師長的惡性循環關係(例如:小吉衝動行為>>師長同學不悅回應>>小吉負向認知>>更對立反抗的行為,甚至先恐嚇攻擊別人.)當我們分析了解了孩子的問題,就可以知道孩子並不是混世魔王,他只是用了不適當的方法在追求著每個人都渴望滿足的需求而已,也就是心理學大師馬斯洛所提到的人類基本需求:生理滿足、安全感、愛與歸屬、自尊與自我實現.滿足孩子們的基本需求,他們就會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1.生理需求不確定孩子在家裡是否有受到好的照顧,有的時候甚至只是提供孩子一些餅乾飲料等點心,孩子就會感覺心被溫暖了;心溫暖了,人也會變得比較柔軟好說話.孩子的就醫情況也有待確認,如果有確診ADHD,並與醫師善加合作,使用合適的藥物協助孩子內在穩定,當孩子的生理狀態穩定了,任何的環境及行為介入都能事半功倍.感冒服藥很合理,為什麼ADHD服藥就令人擔憂卻步?使用同理心陪伴孩子自我接納是相當重要的.2.安全感/免於恐懼孩子如果長期在權威教養以及負向的人際關係中生活,可能缺乏安全感與安定感,所以會讓原本不安的ADHD特質變得更加浮躁.所以如果能讓孩子知道,我們「對事不對人」、並重視孩子的進步成長空間,而不是他當下犯錯的問題行為,而且無論如何「不會放棄他」,他會慢慢感受到的.3.愛與歸屬感您提到會跟小吉聊心事,這對於增加孩子和您的關係連結是非常有幫助的;增加情感連結,會讓孩子因為被愛而希望讓自己更好.另外如果可以,可以請學校安排孩子接受二級和三級的心理輔導.小吉需要面對自己的ADHD症狀、以及環境中的壓力,如果有專業心理師可以陪伴孩子,能有助於孩子更健康快樂得成長.或許我們可以使用同理心、幫助孩子學習情緒管理及挫折容忍力,這些技巧不僅只是針對小吉,面對所有孩子也同樣適用,否則容易因為厚此薄彼而產生人際隔閡.看到小吉狀況想要回嘴的孩子,同樣也是因為情緒起伏而衝動說出傷人的話不是嗎?每個人都需要學習情緒管理,而不是只有小吉.增加「每個人都需要學、每個人都有進步空間」的同理心理解,會增加同儕及師生之間的情感連結.而良好的關係將有助於小吉更有動機自我改善、成為更好的自己.4.尊重孩子需要被尊重,所以所有的教學舉措,都需要緊扣著尊重理解與傾聽孩子的心聲,比如他說:「怎麼都是說我,別人上次也……」的時候,即便我們知道孩子在找理由和逃避自省(孩子會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不想要覺得自己不好」的心理防衛機轉,我們前面已經有提到);我們都得聽他說.「所以上次他怎麼啦?發生什麼事讓你有這種感覺呢?」這些探詢理解的話語會幫助孩子感覺他被尊重,也有助於情感連結.5.自我實現其實,孩子已經有努力了!真的情緒管理困難的孩子裡,多的是真的對別人暴力相向的孩子;小吉生氣的時候,他只是高舉拳頭,並沒有真的打下去不是嗎?那他就也有部分努力控制自己的怒氣了,這時便可以肯定孩子的努力,只要下次他生氣沒有舉高拳頭,就算還是出口傷人,仍然是一種進步.就算孩子真的對人暴力相向,只要有那麼一次控制了力道、或者遲疑了比較久的時間,這些都代表著孩子正在努力自我控制,都是一種微小的進步.孩子也很需要被別人看到他的個人價值,帶著孩子一起探索挖掘自己的相對優勢能力,也許跑得快、有創意、對小動物善良、身體健康等,都是很好的特質,每個人都需要被看見、並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小吉有您在思考他,真的很幸運;只要別人不放棄,孩子就比較不容易放棄自己;只要不放棄,就有改變的可能.身為大人,如果我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陪伴孩子成長的初心,盡可能關愛每一個孩子就只因為他是他,而不是因為他表現很棒才值得關愛肯定,並且秉持著孩子每一次錯誤都是學習成長的機會,陪伴他們追求進步而不追求完美,即便孩子最後仍然因為複雜的環境及內在資源匱乏而未能再繼續合作(比如轉學或拒學等),師長溫暖的陪伴也會在他心中留下溫暖的種子,並祈禱未來能夠有一天能幸運成長茁壯、開展出堅毅的枝椏. 本篇文章由﹝周彥君臨床心理師﹞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孩子吵著要手機怎麼辦?父母給手機前先遵守6大原則無論教育環境是什麼能讓孩子安心成長的關鍵始終是家庭如果沒任何回報你還願意成為父母嗎?後悔生小孩時,先進行5點自我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