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今天回家後表示想先玩跳舞遊戲,玩完再去洗澡(原本洗澡是回家要做的第一件事).玩完後,他躺在地上休息,我問他:「你玩完遊戲後要做什麼呢?」Joy:「喔!我吃完飯再去洗澡!」我心想:「啊?跟說好的不一樣啊!」但我也沒說什麼,就默默地走去吃飯.晚餐過後,孩子拿起書開始看,我又問她:「你剛剛說吃完飯要做什麼?」Joy:「我看完書再去洗澡!」我深吸一口氣,接著說:「你剛剛原本說跳完舞再去洗,後來變成吃完飯再去洗,現在說看完書再去洗,那我要怎麼知道你這次說的是真的呢?」Joy:「真的啦!我看完書就會去了!」我:「我很好奇,你一直沒去洗澡的原因是什麼呢?」Joy:「我很累!想再休息一下.」我心裡OS:「很累剛剛跳舞還跳那麼起勁?」但我沒說出口,而是先同理他:「今天去插秧很累是嗎?我能理解,所以我可以相信你看完書就會去洗澡了嗎?」Joy:「嗯,可以!」孩子信誓旦旦地答應我,我也就不再問了,而是在一旁靜觀其變,大概過了30分鐘,在不知道看完第幾本書過後,他終於起身去拿衣服,走向浴室.Joy:「媽媽,我有說到做到喔!」我:「嗯,我看到你有對自己說的話負責,謝謝你的說到做到.」我立即鼓勵與肯定他的行動,雖然時間很晚了,孩子也拖了很久才行動,但只要有做都值得鼓勵,對我而言不是100分才能鼓勵,就算只有10分也要看見孩子的努力. 後面孩子自己洗好澡,也把今天插秧弄髒的衣服洗起來,一鼓作氣地完成刷牙、整理書包等工作,順利在睡前完成所有該做的事,陪孩子躺在床上時,我跟他說:「可以感覺今天的你很累,我很累的時候也只想耍廢不想做事,所以能理解你.但我看到你就算很累,還是把該做的事做完了,我覺得很不容易,也欣賞你負責任的態度.我在想,明天我們就先洗好澡,趁還有體力時把該做的事完成再來玩遊戲,這樣彼此都能比較安心,你覺得呢?」他點頭表示同意,我們就互道晚安入睡. 有多少責任與能力,就有多少自由與權利「有多少責任與能力,就有多少自由與權利.」這是我很常對孩子們說的話,對我而言,自由權力跟責任能力是綁在一起的.當孩子想要某種自由,例如自己過馬路,或是自己決定什麼時候玩遊戲,我會與孩子核對,他有沒有具備獨自過馬路的能力,或是玩完遊戲後能不能將該做的事完成,陪孩子練習為自己說過的話與所做的決定負責,慢慢建立自律的習慣. 而在自律以前,需要他律來協力,我會運用「非暴力溝通」來與孩子對話,讓孩子明白以及理解我的感覺與需求,以上面的事件為例,我會這樣說:「我看見你玩完遊戲後沒有去洗澡而是做其他事,我感覺很困惑.我需要能安心預期知道你什麼時候會去洗澡,也需要你說到做到才能彼此信任.我希望我不要一直提醒和碎念,所以希望你回家後能先洗澡,完成該做的事後再玩遊戲.」 而孩子如果過幾天又想嘗試先玩遊戲再洗澡,我還是會讓他有機會自己決定,同時也練習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我們家在這件事上進退過無數回合,到現在孩子們幾乎都能說到做到(包括五歲的Vicky)而在做不到的回合,也別忘了多點同理與慈悲. 「孩子不是故意要賴皮,他只是還需要多練習.」更重要的是,嘗試去看見孩子的進步和努力,並多多給予肯定和鼓勵,因為當孩子感覺好的時候,他會做得更好.先連結再教養正念育兒正向教養意識父母口羊太太張瑋玲延伸閱讀:老派式的「假堅強」卻讓孩子喪命…3方法養出真堅強孩子走出來體制不等於逃脫體制!幸福與學歷無關與其犯錯不像跟大家一樣,孩子也在原地踏步嗎?讓孩子先接受納犯錯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