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閒著沒事讀起以前的教育哲學課本想起第一學期在美國唸書的時候,單獨跟老師在辦公室的對話嚇到我他很認真的問我「你的教育哲學是什麼?台灣的教育哲學又是什麼?」那次我最大的收穫是「事出必有因」從前我最鄙視的台灣教育體制,不是傻瓜想出的產物它也是來自於一群「擁有教育哲學」的人設計出來的老師嘗試讓我去想「你不喜歡它,但你有了解它嗎」「還有,你了解你自己嗎?」每個人都存在著教育哲學,當我們面對孩子、晚輩和自己嘗試教他們「如何掃地、做出投影片、如何做人」我們的教法和要求,都來自於內心的教育哲學但「哲學」是很複雜的,常常我們聽別人說的就直接當作自己的忽略了內心的思考,接著就矛盾了起來,引發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危機因此「了解哲學,其實就是了解思考的一個過程」以後我們會常常聊到,因為上學之WHY的本質就是要思考「為什麼」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兩個過時的教育想法這是鳥仔昨晚讀教育哲學的小筆記,和大家聊一聊過時想法一:每個人出生都是一張白紙這個想法其實蠻振奮人心的,白紙給人一種潛力無限的希望感但在生了小孩後,發現同時期出生的幾個孩子,一出生個性、興趣和天賦就完全不一樣!讓我開始懷疑靈魂的前世今生是否存在呢!無論前世是否存在,「白紙說」的背後也隱藏著一些危險想法(1)相信世界上有「正確」的觀念和做法要學習(2)預設所有孩子都是一樣的出生即是白紙,那要在上面畫些什麼呢? 過去曾有教育哲學家主張,教師的職責便是要教導學生「正確的事物」,若是傳輸了「錯誤的事物」,有毒物質將會發酵,危害到學生的未來忙著定義「何謂正確」的教育者們,可能侷限了孩子的眼界,也排除了少數和獨特性的需求,更可能以「危險」為由,限制了孩子發展自我意識和思考的能力而當預設孩子都是白紙,同時也忽略了每個人存在著差異性大人便會以為某種教養方式、教學方法是萬用的,這樣就歹勢大條了現在的研究中,已經發現嬰兒時期就存在「天生氣質差異」,針對不同氣質的寶寶,要用不同的方式與之互動(非常推薦大家認識「嬰兒九大氣質」)在現代的教學方法中,也相信每個學習者都具有獨特的「先備知識(BackKnowledge」,先備知識來自於天生興趣和家庭、文化環境,教學時善用先備知識會加速孩子學習的速度 在我家教的時候,很常使用學生熟悉的事物來比喻學校的課程,有些人喜歡打電動、看漫畫或是剪影片,我很喜歡大家特殊的興趣,可以借力使力當作教學材料,還能看到學生立體的樣貌過時想法二:學習的挫折,使人更加強大努力和毅力,是社會很常推崇的價值觀故意讓學生挑戰艱澀的任務,嚴厲要求他不準放棄,內心想著「未來你就會感謝我了」這樣的老師在過去很常見到吧!其實我也認同一個人的「恆毅力Grit」是達成重大成就的重要條件之一但我們必須留意,「恆毅力」或者說「受挫能力」究竟要如何培養才合理培養「恆毅力」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培養出「成長性思維GrowthMindset」內心相信「我現在不會,但我可以透過努力學會」純天然的將挫折正常化,就是一步步實踐成功的特質可惜成長型心態的反面,「定型心態fixedmindset」,往往深植在人們心中(尤其是亞洲人)而相信自己能力有限的負面想法,卻往往也來自於「學習挫折」可能是看到別人的表現更好,或是面對著自己無法解決的失敗,同時遭受到老師或外人貶低 因此「挫折」其實是培養或是擊垮「受挫能力」的雙面刃故意創造挫折,或是讓學生孤獨地在挫折中奮戰,其實都挺危險的「如何處理挫折」才是最最重要的關鍵,也是教育者需要注意的問題非常推薦大家去看「心態致勝」以及「恆毅力」這兩本書當面對挫折,人能接受到「激勵」和「建設性的回饋」會更能視「挫折為正常」也建議孩子要在「符合發展階段」的環境之下學習才不被大量不合適的挫折所淹沒,小看了自己的成長潛能以鳥仔教學的經驗來說,學生的「差異」、「需求」和「自信心態」都是會很認真去了解和釐清的,會影響我的教課進度、方法和說出的語言,這是教育困難但也最有趣和富有專業感的地方~ 本日QA:1.你相信世界上存在著「正確的事物」,並且應該只教導這些給孩子嗎?2.你覺得挫折到底好還是不好?學校有在教導學生培養心態嗎?3.你的教育哲學是什麼呢?好啦!今天哲學分享就到這邊!如果大家覺得這篇文章很有趣,請追蹤上學之WHY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及各大平台Podcast喔! 推薦書籍:<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Mindset:TheNewPsychologyofSuccess><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Grit:ThePowerofPassionandPerseverance>教育哲學恆毅力成長型心態教育學教養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