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展誥諮商心理師早年,大人在處理孩子紛爭時,SOP三步驟通常是:1.先調查誰先動手(通常找不到,或沒人承認)2.再來就是判定動手的人都有錯、都處罰3.最後則是要彼此互相道歉、承諾當好朋友(更可怕的是現場互相握手、擁抱)現在,大人逐漸有想要提升孩子同理心的意圖,所以會問:「如果你是被打的(或被__)的一方,你的感受如何?」希望透過這個問句,讓孩子知道:「原來如果我被打、被__,也會很不舒服」「所以我以後不要這樣對別人」.這樣的用意很好,但結果通常無法盡如大人的意.因為有些孩子的回應是:「不會啊,他打我我又不會怎麼樣哈哈」、「白癡才會被他打到」、「幹!他敢打我試試看,拎北揪人揍死他!」聽到這種回應,大人拳頭也硬了起來、徹底質疑「同理心」的價值.其實,並不是這個問句有問題,而是過程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元素.▲事實上,無論是誰先動手、誰出手比較用力、誰講話比較傷()人(),內在很可能都是委屈、驚恐、憤恨不平的.但是這些情緒經常都被忽略了.這些現象,在大人的世界也很常見大家族裡難免有各種紛爭、嫌隙,每個人都有一套討厭對方的理由,每個人也都有一卡車訴不盡的委屈.這時候如果有長輩想介入處理,急著主持公道,論定誰是誰非,都注定讓原本的紛爭更加嚴重化.理由很簡單,因為各自的委屈沒有被聽見、沒有被聽懂.我通常會這樣問:「你很困惑,不知道為什麼要被叫來這裡跟我談話.」「你其實不太清楚這樣做,為什麼後果會這麼嚴重.」「你很生氣,因為事情發生後,所有人都覺得你是錯的.」「你其實忍了很久,直到今天你終於忍不住了.是嗎?」「你覺得不公平,動手的人很多,卻是你被處罰.」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情緒被聽懂了,對方才可能卸下心防、好好與你談話.一旦開啟真誠的談話,你會發現:故事往往不是如你所想的那樣(關於行為背後的心理動力,推薦各位觀賞韓劇<機智監獄生活>)後續當然還有其他步驟要進行(包括你想要給予的處分),不過,先從聽見、接住情緒開始吧.不管你認為誰是對的、誰是錯的,請記得:「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想被呵護的情緒.」本文由<愛心理>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延伸閱讀:30年後回頭看!2種和媽媽無話可說的兒子類型激將法把人罵醒的少、罵倒的多!總是恨鐵不成鋼,造就孩子更多挫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