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zh/photos/kid-girl-father-happy-happiness-5141328/有一陣子,我那三歲的女兒,常會在蹲馬桶時,對著外面的我喊著:「把拔,我愛你!」面對女兒的深情告白,我肯定毫不猶豫地回應:「把拔也愛你!」 身為一位父親,我很自豪,我與我的孩子相當親暱.女兒喜歡黏著我,晚上一定要靠在我懷裡睡覺.和一般的家庭不太一樣,我太太倒比較像是第三者.當然,她也樂得輕鬆. 有天晚上睡前,女兒央求我講睡前故事:「把拔,說你小時候的故事好嗎?」我在腦海裡快速搜尋各種兒時回憶片段,突然間,我浮現了一個畫面. 大概在我小學低年級時,一個炎熱的下午,父親和我一同躺在房間的榻榻米上,對我說著「桃太郎」的故事,我聽得著迷,至今難忘.而現在,我也開始對孩子說故事了! 我思索著,我是如何受到父親的影響,而成為我這樣一個父親? 父親是個輪班技術員,有時白天班,有時值夜班,但他從來不應酬,也很少出差,生活單純,每天都會回家.這對我的影響是,結婚前,我南奔北跑,常在不同的城市過夜;有了孩子後,我堅持每天都要回家. 這是我對家人、孩子承諾,我堅守這份信念,算是受我父親的影響吧!現在,我每天接送女兒上、放學,總會想起父親的身影,在寒冬夜晚,騎著機車來補習班接我下課,不忘為我多帶一件厚外套. 閱讀林仁廷心理師的新作<教養:夠好,就好:心理師爸爸的冒險、陪伴與信念>,好有共鳴!因為,我也是個非典型的父親,比較接近奶爸的角色,又因身為自由工作者,家務也多是我在處理. 仁廷在書中分享許多與孩子相處的故事,總會先連結自己的成長經驗,再帶入發展心理學的理論,最後分享具體的做法.我很喜歡這樣的鋪陳方式,身為家長,很需要覺察身為父母的自己,是如何受到過往成長經驗的影響. 我認為,本書最精彩之處,是仁廷對「父性」與「父職」等概念的論述,這是坊間教養書中鮮少提及的.拜讀這個章節,能讓身為父親者,深刻自我反思——如何保有父性傳統中的美好特質,同時與孩子及家人有著親密的連結. 和本書作者一樣,我很慶幸,是個爸爸,也是個心理師.我的父親提供我身為人父的角色典範與信念,心理諮商的訓練又讓我不會陷入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中. 我認為,我們都很需要從教養工作中,重新看見自己、找回自己;我很推薦父親們一起來閱讀這本書,一起走向身為父親的自我覺察之路. (本文為<教養:夠好,就好:心理師爸爸的冒險、陪伴與信念>(新自然主義,2022)一書推薦序) 本文由<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延伸閱讀:有機會支配自己的生活時,哪怕只有一點點,都會比較有希望感別把父母的失望,與自己是否有價值劃上等號!讓孩子體驗挫折,但不是刻意折磨孩子甘願在關係中,就只當個搖錢樹?如何面對「不被需要」的失落感家長必修課題!心理師點出「5個教養方式」是把孩子的心越推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