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精神分析師艾瑞克森(E.H.Erikson,1902-1994)提出的心理──社會(psycho-social)任務,是由八個階段任務組成的生命周期.我將按「階段年齡(主要環境),適應性的因應→優勢能力」按順序列出當中的重點:(1)生命頭一年半(母親),信任感→希望與信念(2)一歲半至三歲(父母),自主→意志與決心(3)三歲至五歲(家庭),主動→目的與勇氣(4)六歲至十一歲(學校),勤勉→勝任感(5)十二至十八歲(校內外團體),自我認同→忠實(6)十九至三十五歲(社交環境),親密→愛(7)三十六至五十五歲(工作環境),產能→關心(8)五十五歲以後(個人),整合→智慧在美國作育英才的艾瑞克森以精神分析理論開拓的生命全景圖,很值得與桃李滿天下的孔子所提出的階段作比對思考.若以孔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當中的年歲與任務來看,十來歲的「志於學」可對應於「(4)勤勉」並延續至「(5)自我認同」,同時,「三十而立」的「立」雖然在年齡上應劃分至下個階段,但在任務性質上還是屬於一種「(5)自我認同」.在孔子身上,我找不到能對應於「(6)親密」的任務,因此延續的「立」與「四十而不惑」的「不惑」,乃至「五十而知天命」,都對應於「(7)產能」.最後,那些還未完成的「知天命」、「六十而耳順」及「七十而從心所欲」,在性質上都可含納於「(8)整合」之任務階段裡.在此對比中,我瞥見兩個有趣的現象──首先,孔子的階段直接從今天我們的小學或中學開始,而第一個任務就是對知識、技能、德修的「學」,彷彿生命早期的家庭教養經驗,沒有多少值得詳述的地位.再者,從「志於學→不逾矩」,彷彿人生的始與終,都只跟「社會上的成就與修為」有關,而事實上,中間的「立、不惑、知天命、耳順」亦確實如此,沒有一項跟「人際與情感關係」有關.甚至可以說,那是對關係的忽略,人只要在不逾矩中從心所欲,便足矣!圖片│來源我們先談第一個瞥見,即孔子對生命早期的家庭教養經驗的忽略.華人文化允許了我們一邊唸著「母慈子孝」,卻一邊主張「慈母多敗兒」,前者描繪了理想的家庭樣貌,後者則告訴我們孩子若要「高成就」,母親不可仁慈,父親更須嚴厲;如此,他日學有所成,達到升官發財的目標時,孩子就自然會衣錦還鄉,感激與孝敬父母.乃至今天,我們也不時聽到「要長大後好看,就要從小說他長得醜」或「要孩子有成就,就要刻意多說鄰居的孩子更好,讓他一直被比下去才不會驕傲!」等的「中式育兒哲理」,我認為這反映了「怎樣教養→心理問題→影響孩子心理健康與未來成就」的問題,長久以來未得到華人社會的關注.所謂的育兒哲理,也只是父母為了孩子未來的成就,卻往往自相矛盾的高壓手段.因此,千百年來,華人都秉持「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成就取向傳統,孔子對早年家庭經驗的零刻劃,也許亦反映了這種價值觀.至於第二個瞥見,其實是第一點的延續.即便「三十而立」常被理解為「男兒三十,成家立業」,但成家只是為了完成社會繁衍後代的要求、讓長輩抱孫子的傳宗接代任務,這跟「(6)親密」的關係毫不相干.因此,孔子這個生命周期的理想狀態,在各年齡層都完美地錯開了「人際與情感關係」的面向──而且要記得,孔子的生命設想只跟男性有關,作為「關係、親和、連結」代表的女生,從來不在名列之內,她們無需知天命,只需知道有沒有嫁給好相公,而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她們也絕少能從心所欲.那些尤關成長、親密、關係、心理健康的生命向度,在西方的心理學發展中也仍然在持續瞭解,因此當我把艾瑞克森與孔子作對比時,絕不是要把後者比下去,這毫不公平!他們差了兩千五百年!我的目的只是為了凸顯生命周期與階段任務中的心理學層面.本文摘取自作者最新出版的著作<願你,永恆少年──深愛過,才懂得被世界遺落的孤獨>中的「導言」部份內容,更多書籍內容,詳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