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將至,不少民眾會把握休假日到戶外踏青,也常在途中發現各種野生菇類.其中,某些具毒性的野菇,外觀上與可食用菇類幾乎一模一樣,難以分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提醒即使經驗豐富的專家,也不易從外觀上加以區別,且多數導致中毒的菇類,其毒素並不能透過加熱、冷凍或是其他加工方式去除.食藥署表示,野菇的毒性,依其毒素與中毒症狀,大致分為下列四種類型.四種類型中毒狀況、副作用(1)腸胃炎型主要症狀為腸胃不適,如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通常吃下後,短時間會出現不適反應.如最常造成民眾食品中毒的菇類—綠褶菇,其外型與可食用的雞肉絲菇及高大環柄菇(或稱白色雨傘菇)相似,常造成民眾誤認而採食.(2)神經毒素型此類毒素的特點如其名,會造成神經性症狀,如大量出汗、淚腺及唾腺分泌增加、嗜睡、幻覺、神智不清或是出現攻擊性等,中毒反應發作迅速,約數小時後症狀便會消退,像是一般所稱的「迷幻蘑菇」即為此類.(3)原生質毒素型此種菇類在食用後,短時間內不會引起明顯不適,其後3至5天內,也不會出現任何症狀,讓患者誤以為已經痊癒,然而毒素可能已作用於器官而造成傷害.如鱗柄白鵝膏,外觀與可食用的洋菇近似.(4)類戒酒藥型此種菇類如在短時間內與酒精同時食用,將引起頭痛、噁心、嘔吐、面部潮紅及心血管不適等反應,症狀約持續2至3小時左右.如墨汁鬼傘.食藥署提醒民眾,臺灣多樣化的地理環境以及高溫潮濕的氣候,相當適合菇類生長,不論是平地或高山都能見其蹤跡.若看到路邊不明菇類,應遵守「不採不食」原則,否則一旦中毒,輕則出現噁心、腹瀉及嘔吐等症狀,重則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在選用菇類食材時,建議選購包裝及標示完整的產品,調理時遵守「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澈底加熱、要注意保存溫度」之五要原則,預防食品中毒.萬一食用了不明的菇類而出現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亦可利用手機拍攝,記錄該菇類的外觀及生長地點,以利正確的診斷與治療.本文由<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延伸閱讀:芋頭、姑婆芋傻傻分不清?「姑婆芋」食品中毒!食藥署籲不採食、不使用乳品冰淇淋超誘人!選購要點一次看,安心買、開心吃吃褪黑激素治失眠?研究證據仍不足!醫師推薦一夜好眠的8個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