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東縣池上鄉的萬安社區,是個小而純樸的客家聚落,富有池上先民傳承下的豐富稻米生活文化;萬安社區也是當地最先開始投入社區營造的地方,早期的社造從推動友善耕作開始,因著居民向心力高,在池上面積最小的萬安村,開闢池上最大有機田區.並修建極具歷史意義的萬安磚窯廠,成立臺東首間地方文化館「稻米原鄉館」;前人們共同努力所留下的稻田文化景觀、自然生態環境是社區最珍貴的資產. 如同多數的傳統農村所遭遇到的人口老化、外移問題,當年參與社造的前輩們,如今仍舊在此生活,鄉親們還在家鄉生活,對社區也有深厚情感,卻因年事已高,有那麼些力不從心.萬安社區發展協會從民國109年重新盤整,投入多元及培力就業計畫,以「長宿」作為未來產業發展的主軸,透過不同機制的設計,搭配空間活化,將產業模式與人口議題相結合,以社會設計的方式操作,為萬安村找到創生新路. 提到池上,第一個浮現腦海的是「稻米」.175公頃遼闊的縱谷田野,是地方居民的日常.「農耕」、「種植樹木」、「田埂」與「小路」,依照時節展現多彩豐富的田園景觀.順應而生的產業是辛勤的農夫、低調的陳協和碾米工廠、口耳相傳的銷售方式,更是萬安村子的人文象徵「腳踏實地、做好事」.自給自足的生活中,家家戶戶各有獨門手藝,如使用當季蘿蔔醃製的菜脯、雞心辣椒的純粹滋味,除了有效保存食材跟口感之外,更是長久生活所累積的智慧.不僅銷售在地農產品,農加工品外,也朝著文化體驗發展,像是在地導覽解說,以生態、產業為主題的「田野系小旅行」,插秧、收割農事體驗、地方文史走讀等,希望旅人在有限時間內,感受自然的瞬息變化、感受人,感受與大地的連結,原來可以如此親近零距離. 協會經營的稻米原鄉館,坐落於萬安社區的入口處,原鄉館除了用以做為池上米食文化參訪的解說展覽廠、遊客諮詢、休憩點,更是村民休閒活動據點.外觀充滿樸拙之美,是萬安社區對外的重要窗口,是臺東第一個地方文化館,重新連結生產者與消費者,並分享學習先民的農村智慧.這裡是居民的客廳,也是遊客走進萬安的起點.做為社區產銷平台,在這兒可以找到池上小農自產自銷的優質米和其他農產,還有當地婦女們自製的菜脯、辣椒、醃梅子、檸檬乾等農加工品,當然,也少不了用在地食材製成的農村家常菜.透過勞動部培力就業計畫的輔導,發掘在地特色體驗,推出一系列教學活動,配合時令推出稻米插秧、割稻等,亦與學校合作推出戶外教學還有米食DIY、彩繪米畫、磚窯體驗等.「出發!尋找一粒米的誕生!」遊程,邀請來賓穿梭在田野間,跟著鐵牛車巡田水,認識孕育這片地土的池上大圳,以及透過池上米認識在地割稻飯,了解稻米如何華麗變身,一同前往米廠看米的一生,體悟到「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惜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