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女子以往我接到的採訪主題不外是「兩性溝通」「婚姻秘訣」或「女性如何做自己」,但今年收到的邀約竟然都是「大齡女子」!第一次我請助理婉拒,覺得對方真是沒禮貌,有必要這樣提醒我年紀大了嗎?接著另一家雜誌又提了同樣的主題、然後還有第三家、第四家……「不能談點別的嗎?」我對年紀只有我一半的助理大聲抗議(奇怪又不是她的錯).助理像安撫動物那樣柔聲的對我說:「請冷靜.如果一直拒絕,會不會讓大家誤以為您很在意年齡呢?」於是我只好強顏歡笑的接受.接著助理幫我上了一課,原來現在的流行語稱中年女人為大齡女子.這詞很好,但我還是對「歐巴桑」或「大嬸」比較有認同感(果然是歐巴桑——無法接受新事物).以下是我和身邊歐巴桑們的心得.歡迎二、三十代的妙齡美眉也來看看,您應該會感嘆「比起歐巴桑,無論如何我還是優勢啊!」就算在失戀中也會發現「能為感情如此牽掛也不過這幾年了」,因而感到幸福吧!回憶變成歐巴桑的好處之一,就是常常可以說「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數大便是美,數值愈大愈有力.不過,不知是記憶力衰退,還是歷史事件陳放太久變質了,歐巴桑回憶的事情,與事實常有出入.例如,出現於本書的幾位要角,是我的高中同學,最近有人說起懷念以前去福利社買熱騰騰的麵,有人深感困惑:「蛤?我們學校有福利社嗎?」歐巴桑們分成兩派,一派肯定「有福利社」,一派堅稱「妳們記錯了那應該是妳們大學的福利社」,雖然各執一詞,但各人對於自己的記憶其實都不敢完全信任.兩邊合力求證,經過多方考據,還挖出校園平面圖,終於拍板定案:「母校是有福利社的」.哼,我一直記得就是有的,因此看到結論時很得意.▲鄧惠文.(圖片來源:鄧惠文臉書粉專,下同)沒想到接下來有人說「惠文以前常常去福利社買布丁」,我的自信瞬時瓦解了,什麼!福利社不是只賣熱食嗎?然後我們又吵起來,關於有沒有賣熱食,有沒有賣零食,而大家都說沒有賣包子……此時我突然驚覺,我一直確信存在的敝女校的福利社的畫面,應該是建中的福利社,因為記憶中我是去買包子.(讀者之中如果不巧有建中畢業的歐吉桑,請不要告訴我建中的福利社沒有賣包子,這打擊太大了我會失去最後的自信而不知如何生活下去)連福利社這種輕鬆又明確的記憶都會亂碼掉,更不要說是歷史上的男友了.「我最近收拾東西找到以前J哥送給我的銀手鍊,居然都沒有變黑耶!想想他對我的愛就像純銀一樣呢!」喝茶時歐巴桑一號甜滋滋地說.我很想告訴她,那個明明是P送妳的,因為他那時不知道要送妳什麼還跑來問我,去買手鍊之前他還抱怨妳有夠難搞自以為是公主.可是我沒有說,為什麼沒說?當然是因為我捨不得傷朋友的心,不過坦白講我也不確定我是不是把她的事跟我自己的搞混了.那天晚上,我夢到某前男友來跟我說:「最近手頭很緊,以前送妳的金手鍊可以還我嗎?」我說你送我的明明是銀的,怎麼可以說謊要騙金的回去?然後我醒過來不斷想著:金斧頭與銀斧頭的童話故事,寓意是什麼?在枕邊摸到眼鏡戴起來一看,才清晨五點,接著就完全睡不著(早醒無疑也是歐巴桑的標誌之一).我也不只一次懷疑過,分手時說我一定會嫁給無趣的男人的,到底是那一位呢?另外有一些歐巴桑不喜歡玩回憶的遊戲.「我不常回顧,認真活在當下,哪有閒暇回顧.」實情是,就算有閒,想起曾經奔放而不受限制的過去,心口就會發緊抽痛.接著就得區分這純粹只是感傷,還是更年期的心悸?需要全身健康檢查嗎?稍一多想就又失眠了(如上所述).不再像年輕時禁得起憂慮,所以明哲養身的歐巴桑都在學習得過且過,能忘就忘.男人站在年齡的高處俯瞰,不少歐巴桑開始享受所謂「小鮮肉」的風景.可惜我不太明白她們在享受什麼,小鮮肉又不會欣賞我們.不論他樣貌多俊秀,聲音多性感,一叫我「大姐」,都很倒胃口.「如果還需要被欣賞,代表在歐巴桑的發展上,妳尚未蛻變完成.」Grace說.像我一般,尚無餘力關注小鮮肉的,四十代的資淺歐巴桑,多半還在調理(或清理)原有的婚姻關係.不管以前多麼文青或多麼野狼,丈夫們現在也都是大叔了.大嬸與大叔的糾葛,很少被公允的探討.兩性作家好像都只管對年輕女人說話(就像本書前面一樣),電視節目製作人也不願意投資這種主題,畢竟觀眾只想看偶像談戀愛,大叔大嬸不管是親嘴或是吵架,畫面都蠻礙眼的.所以歐巴桑在處理感情婚姻的困擾時,真的非常孤單.其實,相較於年輕女人蝶亂蜂喧的世界,歐巴桑繁花落盡的內心只剩下兩個終極的問題:我還要忍耐嗎?我還要期待嗎?理想幻滅,看見人類的極限,發展正常的歐巴桑應該不再期待依賴男人,明白男人就跟我們一樣軟弱.父母、小孩、髒衣、錢坑、漏水的鄰居……麻煩事都丟給老婆的;不學溝通表達,稍不如意就發怒、關閉或另覓女性知音的.相較起來,神經衰弱怕吵的、潔癖怕髒的、不知為何就不舉的、只對外人親切的……不過是常態罷了.不再期待改變男人,也不再期待下個男人更好,歐巴桑只願把自己的後半生過好.一旦認真面對自己,問題可多了!這輩子想要實現的,熱情、智識、靈性、美感……該不該繼續追求?如果要繼續追求理想,身邊那個不能共同前進還不停製造阻礙的男人,該如何處置呢?歐巴桑面臨著抉擇——自己離開牢籠?請男人出走?或者可以待在同一屋簷下,但不再有高我的往來,只剩下共用浴廁的低層關係?年輕時為了愛情和對象精進不懈的Amy,趕在35歲前結了婚,剛開始生活非常順利,兩個人愛吃什麼就吃什麼,愛去哪裡就去哪裡,睡得飽玩得好工作也正常.然後他們生了小孩,一切就變了.「那幾年我過著不像人的生活,不是因為小孩的需求,而是他嚴苛的要求.」論這種事,夫妻雙方總有不同的視角.Amy認為老公眼中只有小孩,完全忽視她的人權,甚至到了虐待她的程度.就我的瞭解,Amy的老公並沒有那麼惡意,他只是對於小孩應該如何生活有著極高的標準,問題出在這位好爸爸每天拎了包包就去上班,在家照顧小孩而被高標準累趴的是Amy.例如,接觸小孩的人要無菌、所有比沙發硬的傢俱都不能用、小孩的需求都要立刻被滿足……難得有個假日老公在家,只要小孩一找媽媽,老公就怒斥「妳在幹什麼還不過來?」白天累就算了,像睡眠訓練這種事,老公也認為會傷害小孩的心理而禁止執行,因此前幾年Amy每晚都要起來三四次.起來幾次沒關係,很多媽媽都是邊睡邊餵胡亂繼續睡,可是老公還規定不能在床上哺乳,Amy每次都得大動作把小孩抱到椅子上哄,等到小孩再度睡熟,至少要半小時或一小時,然後Amy就睡不著了.起初她對這一切都是母愛滿溢的無怨無悔,一年之後赫然發現自己已經變成失眠焦慮憂鬱妄想的精神病患了.「我說我也想回去上班,他只說「找保姆」,然後都是我在找.為什麼帶小孩是我的職責?找不到保姆,他仍然可以過日子,我卻得一輩子被綁在家裡?」「哈哈!妳不會一輩子被綁在家裡啦!沒有那麼好的事.小孩再過幾年就不理妳了.」Grace說出殘酷的事實.她想趕快關上Amy抱怨的嘴,以便討論她女兒開始交男友的事.有的抱怨被綁在家裡,有的感傷空巢,有的已經離婚……每次聚在一起談到這兒,歐巴桑的收尾就出現了:「人生就是這樣啦!不要想太多啦!我們下次要去哪裡吃?」生存其實歐巴桑的收尾是很睿智的,吃很重要.能吃,就是活著.專心想著要好好活著,能清理的、能保留的、能追求的,就用當天有的力氣盡量做.不知道該如何做而迷惑時,就休息.有力氣時問問自己:妳有沒有為自己負責?如果只是哀怨被誰害得很苦,就會繼續迷惑.認真問自己:為什麼勉強配合別人?為什麼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為什麼做了自己不贊同的事?害怕失去愛,害怕別人的憤怒,害怕關係斷裂,害怕孤單,我們做了多少對自己不忠的事.不整理自己的話,一切只會重複面對恐懼.不再屈從.看看自己為了遮風避雨,躲在那狹小地方,屈膝躬背、蜷縮四肢的樣子.對他人的失望,其實是對自己的失望.修理關係之前,必須先修理自己.在愛之中我們曾經愚蠢,相信傻人有傻福.現在我們有點不同.不是變得計較,而是認清自己的能力有限.承受負擔的能力、調節情緒的能力、照顧人和照顧自己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只做負擔得了的事.在他人眼中,歐巴桑不像以前那麼美好了.這不是一種主動的選擇,而是,為了活下來,就變成這樣子了.即使用青春燃燒的愛逐漸成為灰燼,我們還是守在一旁,等著看看有沒有煉出一點滴,金一樣發光的東西.這就是歐巴桑的勇氣.書籍簡介愛情非童話:給妳的床邊故事作者:鄧惠文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17/03/27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作家、廣播主持人.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學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所碩士,曾任台大醫院精神部總醫師、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講師.英國塔維史托克心理治療中心(TavistockandPortmanClinic)進修英國塔維史托克伴侶關係研究中心(TavistockCenterforCoupleRelationships)進修美國國際心理治療機構(InternationalPsychotherapyInstitute)培訓國際分析心理學學會(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AnalyticalPsychology)個人會員目前專職伴侶心理治療、心理成長課程,並擔任廣播節目「鄧惠文時間」主持人.研究及教學主題包括人際思維的拆解與重構,以及個體化歷程的心理探索.著有<非常關係>、<直說無妨:非常關係2>、<不夠好也可以:女人的趣味>、<有你,更能做自己>、<學習.在一起的幸福>、<別來無恙>、<還想遇到我嗎>、<寂寞收據>、<解開愛情的鈕扣>等多本暢銷書,並獲選2016金石堂年度風雲作家.※本文由<良醫健康網>授權報導,原文<歐巴桑才會懂的人生智慧>鄧惠文:修理關係之前,必須先修理自己>延伸閱讀:為何日本媽媽總是優雅、台灣媽媽卻是蓬頭垢面?六月從15坪飯店房間體悟出的「人生整理術」父母老去,又不想住一起,該怎麼拿捏關係?一位心理師分享跟獨居母親的互動,3點建議幫助父母面對老後生活花20年從「地才」變天后!蔡依林40歲人生啟示:用一輩子演示「不滿足」的精神高情商不代表讓大家都喜歡你蔡康永:學習接受「有人受傷」的人際關係44歲結婚、47歲當媽林志玲的體悟:做一個別被年齡支配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