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去上個廁所,孩子就哭到隔壁鄰居都來關切⋯⋯這可能是很多爸爸媽媽的日常🥹孩子總是那麼黏人,什麼時候才能逐漸學會獨立呢?其實是有方法的!透過漸進式的訓練,可以促使孩子減少獨處時的焦慮感,不再化身黏人精🍬孩子的3種依附關係依附關係由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Bowlby)提出,當孩子表現出需求時,照顧者的對待及回應,讓孩子感覺自己被接納或是被輕視,累積下來,便會形成一套思考與行為的模式,也和未來在社會上的適應能力相關. 1.安全依附型:親近者離開時,寶寶有可能哭泣;但當親近者回來時,寶寶得到慰藉後,願意重新摸索世界.➡️孩子在未來比較不會控制伴侶,能夠建立親密穩定的人際關係.2.逃避依附型:親近者離開時,寶寶四處張望;當親近者回來時,卻沒什麼反應,甚至想保持距離.➡️孩子在未來比較容易逃避事情,難以信任他人,傾向將情感壓抑隱藏.3.焦慮依附型:親近者離開時,寶寶明顯感到焦慮;當親近者回來時,雖然想要討抱,但也有可能打、咬親近者.➡️孩子過度依賴他人,未來可能情緒不穩定,容易產生負面自我評價. 4招讓孩子養成獨立培養其他親近的對象讓孩子熟悉另一位照顧者,可以在親近者暫時離開時,迅速接替他/她的位置,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的情感,減輕孩子因為分離而產生的壓力.讓孩子學習獨處從孩子大約六個月大開始,可以讓他們接觸一些能夠刺激身心的玩具或繪本,同時花時間和他們共讀.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還能減少孩子對父母的過度依賴,建立個人興趣.事前安排與解釋必須離開孩子一段時間時,可以提前做一些準備.例如,為孩子準備一些他們喜歡的玩具,或者請親近的人陪伴他們.在離開前,要花些時間跟孩子解釋為什麼需要離開,讓他們理解情況,這樣能夠明顯地減少孩子的不安全感.大方和孩子告別需要長時間離開孩子時,選擇默默離開,因為這可能觸動到孩子敏感的情感,造成不安全感.應該向孩子解釋清楚情況,運用肢體動作和言語,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的離開是暫時的. ▏親子共讀知識的分享園地,讓閱讀陪伴孩子一起長大!看更多共讀方法👇🏻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arent_reading/Facebook|https://shorturl.at/drNZ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