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北市校園割頸案震驚社會,讓我想到去年的韓劇<少年法庭>.我想,很多人心裡可能都有這樣的疑惑︰「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我也覺得心裡非常沉重和不捨.我長期和青少年及他們的家庭工作,想藉由這部影集,試著談談這次的案件.少年法庭的目的是懲罰還是教化?少年犯是否真能被教化?劇中兩位法官-沈恩錫和車泰柱,深刻的演出了他們對於犯罪少年迥異的看法,沈恩錫法官極度厭惡少年犯,認為法官要讓他們得到應有的懲罰,且認為他們無法輕易改變;而車泰柱法官則認為,少年犯是可以改正行為的,需要法官的循循善誘、陪伴及監督.站在我的觀點,我也認為青少年的法律應該是以教化、而非懲罰青少年為目的,但我也認同沈恩錫所說︰「少年犯罪仍要受到應有的懲罰」.劇中演出一些青少年仗著自己未成年,仍受到法律保護(例如︰不會入獄、不會留下前科)而為所欲為.少年犯罪制度是保護少年,還是反而助長了少年犯罪,非常值得深思.從後面的劇情我們也慢慢看到,為何這兩位法官的價值觀差異這麼大,原來沈恩錫自己就是被害人的家屬,沈恩錫的兒子被加害人用石頭砸死,卻因為未成年,而沒有受到什麼懲罰,而加害人後來又犯下更多更嚴重的案件.而車泰柱自己曾是少年犯,因為法官對他的相信及陪伴,讓他努力考上法官,改邪歸正,才成為了今天的自己.因為過去的經驗,導致兩位法官對於犯罪少年有如此迥異的看法.同樣的,今天這些犯罪少年不會是無緣無故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是孩子的個性、氣質,以及外在教養環境(如家庭、社會、遭遇事件等)兩者交互作用所致.例如,一個心思細膩、高敏感的孩子,剛好有一個喝酒、家暴的爸爸,導致孩子非常恐懼及痛苦,於是孩子逃離了這個家,加入了幫派,而開始有犯罪事件.倘若這個心思細膩、高敏感的孩子剛好生長在一個功能健全的家庭,他就不一定會變成犯罪少年.而劇中徐有悧的家暴案件中,她很想要重新過程活,但就是有個長期家暴她的爸爸、和勸她隱忍的奶奶,她說︰「為什麼我的人生這麼悲慘?我真的很想要擺脫一切,我很想振作起來好好過生活,但是我卻擺脫不了」,導致她連想好好正常工作都沒辦法做到,讓人覺得非常心疼.如果今天犯罪的孩子回到原本的生活環境中,家人卻不願付出任何努力或改變,只期待孩子變好,那無疑是緣木求魚的事啊!少年案件不只是個人問題,家庭、社會、國家也有責任一開始的延和國小學童凶殺案,加害人韓睿恩的父母長期在國外,只願意花請律師,卻對她犯下重大刑案不聞不問,也不陪同孩子出庭.父母長期的缺席,導致韓睿恩聽到尹知煦說想要借手機打給媽媽,想到自己沒有媽媽的關心,而憤而對他痛下殺手.有些家長疏於管教或縱容孩子,可能會讓犯罪少年認為自己犯的錯根本沒什麼.因此,家庭和社會是否能協助矯正犯罪少年的品行也至關重要啊!我們不知道這個案件中,加害者是怎麼長大的、到底經歷了什麼,可能只有他的家人或輔導者才會清楚.我們能做的是:1.試著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及渴望.2️.關心及管教並行:不是權威專制,也不是溺愛放任.民主威信型的管教方式是有規範、也能讓孩子感受到愛.在孩子墜落前,若有一雙手願意接住他們,他們或許就有可能選擇不一樣的路.本文由<蔡宜芳心理師的心靈港灣>授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延伸閱讀:孩子不會突然變壞!高品質陪伴,是推動改變的契機當你認為孩子很壞,他就壞給你看!從「這件事」做起放大再放大你的情緒失控,可能不是你的錯,而是創傷經驗讓你變成今天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