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是為了深度地理解當孩子年齡越來越大,父母在經營親子關係時,最大的考驗不在幫孩子解決問題,而是要學習扮演「聆聽者」,因為對於大孩子而言,「被理解」比什麼都重要.以下的步驟,可以協助你好好扮演「聆聽者」的角色,讓你們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和諧、親近.●孩子願意把自己的困境說給你聽,往往不在希求你提供「解方」,而是希望家中能有個真正懂他的人.所以,他願意說,你就安靜且專注地聽,不要急於給他一堆錦囊妙計.●聆聽,是為了深度地理解.若對孩子訴說的內容有困惑、不解之處,可以適時地表達疑惑,讓他有機會說得更詳細、清楚.(比如可以問他:「你剛剛的意思是……嗎?」)在聆聽的過程中,若有觀察到孩子的情緒,也可以適時地表達出來,這會讓他有被同理的感受.(比如對他說:「你現在感覺很難過/生氣/委屈/無助……嗎?」)●孩子在說完自己的困境之後,可能會希望你提供建議,也可能不會.倘若他希望你表達意見,而你的確也有些想法可說,別忘了在說之前,問問他:「你想怎麼解決呢?我想先聽聽你的看法.」這不但會讓他有被尊重的感受,同時也可以讓你更明白該如何幫助他.倘若他沒有要你表達意見的意思,不要著急,也不要失望.你可以對他說:「謝謝你願意跟我分享這些事.有什麼是我可以幫你的嗎?」透過提問,讓他有機會說出真正的希求,而你也會更清楚下一步該怎麼走.為什麼對爸媽「報喜不報憂」?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漸漸不太對父母吐露自己生命中的困頓.一方面是不想讓他們擔心,另一方面則是不想在自己已經愁雲慘霧的狀況下,還得聽他們訓斥或說教.於是,「報喜不報憂」成了與父母互動的準則.或許你像我一樣,對於這樣的親子關係其實並不滿足,總渴望可以和父母再親近一點,無話不談,彼此聆聽與理解.但現實與渴望之間,往往有段距離:●當父母得知孩子身陷困境時,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要拯救孩子於水火,急於給建議、下指導棋.●但是對於孩子而言,有時那不僅不符需求,反而還成為心理負擔,因此選擇「報喜」讓父母安心,也讓自己免於被掌控、被指揮的壓力,就成了一種看來似乎安全的方式.這樣的選擇無關對錯,然而當自己為人父之後,回過頭來面對這樣的現實,卻突然有了另一種觀點與感受:如果孩子也選擇對我報喜不報憂,我總是那個最後才知道他狀況的人,可能會讓我有點失落、難過.因此,如何避免親子互動方式隔代重演或複製,便成了我認真思索的一個議題.我們沉住氣、多聆聽,孩子就會願意多說一些某次的親子關係工作坊,有位學員玉如分享,念大學的孩子每當對她訴說團隊合作與人際相處上的困難時,她都慣性地以「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多」的姿態,立即指導或提點:「你就是太內向也太被動了,才會被別人排擠.在團體中跟別人共事,要主動、積極一點,人家才會感覺到你很「給力」,而不是靜靜地等別人告訴你該做什麼……」話還沒說完,孩子已經開始不耐煩,甚至翻白眼,因為媽媽的「諄諄教誨」和他的遭遇根本對不上.他會回:「以後都不跟你講了啦!你根本就不清楚我的事,只會說風涼話!」母子倆的對話就在孩子莫名的憤怒中,不歡而散.漸漸地,玉如發現孩子真的鮮少再告訴她自己的近況.並非因為問題已獲得解決,而是她這種慣性的回應,根本不在孩子希望「被理解」的脈絡裡.越過理解,直接啟動解決問題模式,如此提供給孩子的不一定是他需要的.況且身為大學生,對於解決自己的問題,內心多半已有定見,會願意對父母傾吐,更多的渴望可能是被理解.玉如說,過去父母對她都是直接指揮、命令,無所謂溝通或對話,而她發現如今自己似乎也在複製這個模式去回應孩子拋過來的問題.不過,有所覺察,就是改變的起點.後來她發現:●在和孩子對話時,若她能沉住氣、多聆聽,孩子就願意多說一些,彼此也會感覺較為親近.這樣的過程或許無法直接解決問題,但在親子關係的經營上,卻較能讓人感受到愛的流動,並讓彼此的連結過程產生愉悅的感受.相互理解,幫助關係保溫回首與父母相處的歷程,我發現自己有許多話漸漸選擇不說的原因,正是他們在溝通上習慣直接進入「解決問題模式」.這個模式在我們年紀還小時,基本上不會造成影響,因為諸如打理三餐、繳學費、上下學接送等,需要解決的問題相對單純,也多在父母經驗值的涵蓋範圍內.而我們在獲得協助與保護的前提下,不大會有溝通不良的感受.然而隨著年齡漸長、閱歷增多,遭遇的問題趨於複雜,像是職涯規劃、人際關係、婚戀抉擇等,若親子互動依舊只著重解決問題,溝通就容易陷入「卡關」的狀態.由於父母習慣解決問題,所以就忽略了耐心聆聽與理解的重要性,一聽到孩子陳述狀況,便直覺地片面解讀或以自身經驗回應,希望立刻為孩子(也為自己)排除障礙.但孩子感受到的卻是父母根本還在「狀況外」,就對他的話做出某種評價與判斷,當中或許還隱含著指責與說教.久而久之,未被同理的「碰壁」心情越來越常出現,自然就選擇報喜不報憂,保持距離,不再輕易對父母敞開心扉.一定要把問題解決了,親子間的溝通才算成效良好嗎?隨著孩子長大,他面對的問題很有可能超越父母過去的經驗,甚至連父母也束手無策.難道這就是彼此溝通之路的盡頭,無法再有進展了嗎?其實,溝通的核心是相互理解,而非以解決問題為終極目標.相互理解不一定直接就能射中解決問題的靶心,但是對於彼此的關係,卻一定有保溫、甚至加熱的效果.成為孩子想要傾訴時的「口袋名單」若我們不樂見「報喜不報憂」成為親子之間的溝通模式,在與孩子互動時,便需要常常練習耐心聆聽,及多點好奇的探問.在這個過程中,有時可能必須接受自己在扮演父母的角色時,無法總是全知全能,也有困惑不解或力有未逮的時刻,但不妨視為可以進一步理解孩子的契機,抱著探究與發現的心情,陪他走一段成長之路.縱使無法在孩子心目中成為「完美」的角色,但我相信,與其成為令他敬畏而無法靠近的神,更多父母會希望自己是孩子想傾訴或對話時,列在口袋名單中的重要對象.本文摘自<孩子越倔強,我越溫柔──30個關鍵指引,陪孩子、也陪青春期的自己再長大一次>,寶瓶文化出版,作者吳孟昌延伸閱讀:他為了報復父母放棄讀台大!孩子是不長進,還是不符合你的期待?孩子抱怨「學這個有什麼用」?爸媽不說教,讓小孩明白「我只在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