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心理學家真的不怕伴侶關係發生吵鬧,只怕一切變得習以為常,吵完沒有所以然,鬧完啥也沒改變,二人都沒有反思與察省「彼此之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而需要作出調整.精神分析師RichardZeitner說:「足夠好的性,為修復和整合提供了普遍的效用.想要達到此目的,伴侶雙方都必須具有能夠交流愛、關心和慾望的能力.」指出「性」之所以能夠成為關係的保養劑,甚者令關係錦上添花,其先決條件是在於伴侶之間能否去愛、去關心、去慾望彼此.換言之,他們得永續照顧與經營他們的「彼此之間」.而過去,面對關係中的問題,人們有兩種處理路徑:把錯視為對方造成的──「都是你不滿足我的需求,我才生氣!」、「你虧待了我一輩子,你要怎樣還我青春?」、「當初算我瞎了狗眼!早就應該知道我們是不適合的!」把錯視為自己造成的──「這是我的投射,其實沒有人能滿足我」、「成熟的愛情就是先愛自己,我還不會愛自己才會讓關係出問題」、「我還不夠獨立,所以無法真正去愛」但我們不妨先懸置這兩種論述(儘管後者是今天兩性心理學或心靈雞湯的主流聲音),因為它們都只從「個人」角度出發,卻忽略了這是一段「關係」,是二人「彼此之間」的代誌.因此,在「二人」的「關係」角度,我們無法只從個人角度去問問題,卻要從二人相互構成的、獨一無二的「彼此之間」的平衡中去提問:是什麼讓關係中原有的「平衡」開始變得「失衡」呢?原本平衡中「有效」的關係模式,是因為何種原因而「失效」的呢?圖片│來源就像大家常說「焦慮型依戀—逃避型依戀」的關係早晚會出事,在於二人都有各自的焦慮、投射、陰影、不安全感(即不夠「完整」)的時候,其實並沒有考慮到狀態好的非安全型依戀人士,也能夠以他們的方式去交流愛、關心和慾望,說得彷彿這些能力都是安全型依戀的人才獨有.有人傾向逃避,有人願意去追,即使二人都很焦慮,但如果二人都能夠在某種「互動模式」中得到滿足,其實他們的「彼此之間」就有一個有效的平衡存在.同理,心理學家們都不樂見的「自戀型—討好型」的共依存(Codependent)組合,也可以在愛與痛的邊緣繼續享受柔情,端看他們之間的有效平衡是如何化做失效失衡的.有時候,確實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只要不出太大身心問題、沒有家暴虐待、欺詐或重大事故而需要即時介入與中斷,兩個人的關係,往往自有他們的「舞步」.可是,當二人突然變得不斷踩到對方的腳,並來到諮商室裡頭,我們就有機會去探索當中發生了什麼動力的改變:原有的平衡被什麼衝擊到了?它之前的有效性是如何成立的?二人又願意為彼此之間重新建構些什麼? ※此文部份摘取或改編自筆者發表於﹝方格子﹞文章〈﹝愛的練習曲Ch.13﹞放下那些「都是你的投射」的一人心理學論述!以新角度檢視關係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