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所生活的時空背景,包括疫情、戰爭、工業等各種發展,都會改變經濟、政策、文化,甚至我們的生活方式、信念或價值觀.但是,經歷這些時代的變遷,教育變了嗎?在思考蒙特梭利教育是否還適合現今時,我們可以先透過工業革命的進程,來討論「教育」的本質.工業革命跟教育有什麼關係?教育變了嗎?在1800年之前,大部份的人都很貧窮,貧窮的孩子無法受到教育,因為教育是昂貴的,只有有錢人的孩子能去上學,而貧窮小孩都在工廠裡工作.公立學校是後來因應工業化生產的需求,以及勞動階層想獲得教育的呼聲高漲而產生.隨著工業革命後,知識與技能的人才需求提升,相較於農業社會,學校也更著重於科學技術.就類似生產線的概念,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讓一位老師同時可以教導多位學生,便開始採用班級授課的方式,以求快速有效率的產出多個品質一致,且具備基礎能力的學生.於是,教育普及化了:第1次工業革命,是初等教育的普及(在1880年,10歲以下的孩子必須去上學).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初級中等教育的普及.到1970年代的第3次工業革命,高級中等教育普及了.杜威的現代教育理念●終身教育與連續性:每一次學習都是之前學習的重組,這些體驗又會影響後續的體驗與學習.●終身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要為孩子的生活與人生提前做預備.●環境適應:教育必須允許學生依照自身興趣,自由的在環境裡探索,建構學習途徑與運用.●潛能發展:不要求孩子依照社會定義的結果或目標學習,而將自己獨特的潛能與能力發揮出來●教師身分轉換:不再是知識的傳道者,是透過觀察孩子的興趣與挑戰,去負責學生學習的輔助者、維護者、引導者.●跨域發展:課程不該分科,因為這些科目跟他們的生活沒有直接關係,學習必須跟學習者的的興趣與衝動有關.●群體生活:課程要服務人類需求,引導孩子對話、提問、建構、藝術表達.主流教育是否也該客製化?雖然早在工業革命之前就有許多人開始探討教育,但主流的教育方式從以前至今,還是以類似工業革命時代的生產線方式在進行.生產線上的產品因為需要依照品質等級分類,所以有A,B,C級.在傳統教育中,透過考試的機制,學生也一樣被分級.分級關係到人能去上什麼學校,能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但是,人跟產品不同,當人被分級後,在教育、學習與職場中便產生了競爭.這樣的分級方式,到現在還適用嗎?﹝延伸閱讀﹞蒙特梭利的人類學視角:從人類需求、人類傾向與發展階段重新思考教育的意義本文整理自﹝蒙特梭利小短篇EP.18從工業革命看教育﹞,歡迎前往收聽更多精彩內容!Podcast文字腳本/意在育兒&媽很想聊Cynthia文字整理/詹玟諭圖片來源/TroySquillacionPexels本文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