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聽到客廳傳來可可崩潰的哭聲,原來他在準備東西時不小心撞倒自己的磁力片作品,他一邊哭一邊喊:「為什麼倒了!」「我只是碰到一下而已,為什麼倒了!」「我不要!我不要他倒!好煩!」他著急的想把磁力片蓋回去,但越是著急就越蓋不好,他的情緒也越崩潰.我走到他旁邊蹲下來.「你看到磁力片倒了,你感覺很煩、很討厭是嗎?」「你希望他不要倒,你想蓋回去,但他又一直倒,你覺得很挫折、很煩躁.」因著同理,他的情緒從激動慢慢穩定下來,但還是處於很躁的狀態.「你幫我蓋這裡.」「好啊,我們一起蓋吧.」蓋完後他就去吃早餐,從崩潰到結束前後花了約10分鐘左右.過去在面對類似的情境時,我很容易不自覺地說出:「倒了就倒了,再蓋一個就好.」「不要急,你越急越蓋不好.」「等等要出門了,你先去吃早餐,回家再處理.」但孩子往往更崩潰、更失控,也花了更多的時間.我急著想解決問題,解決情緒,卻沒意識到情緒無法被解決,只能被同理.而比起解決問題,孩子更需要的是情緒能被接住. 正視內心對情緒的恐懼但更深層的議題是:我內心對情緒的恐懼.曾經的我在聽到孩子的哭聲、吼叫和尖叫聲時,我會全身緊繃、腦壓升高、呼吸急促,不自覺地啟動防衛機制.我可以做到表面的同理,說出同理的話語,但內心是非常抗拒和抵擋的. 所以我努力想辦法安撫孩子,努力想辦法抽離或轉移注意力,努力想辦法解決引起情緒的問題,這一切行為背後的動機是「逃」,我努力逃離自己和孩子的情緒.可能在過往的經驗中,情緒對我而言是可怕的、失控的、危險的、被拒絕不被接納的、討人厭的、不被愛的……我無法和情緒同在,我只想逃離他,越快越好. 孩子是敏銳的觀察家,當然也能覺察到我對情緒的閃躲和排斥,這也會讓他們產生類似的想法:「哦,情緒是危險的、不好的、可怕的、失控的...」「我有情緒,所以我是不好的.」如果沒有意識到,一代一代的恐懼就會這樣複製下去.我喜歡<與成功有約>書中提到「轉型人」的概念:我們應該改變自己的印記,而不是直接傳給下一代;改進的同時,也會有助於建立人際關係.在你家族中流傳好幾代的趨勢,可以在你這裡畫上句點.你是轉型人,連接過去和未來,你改變了,就可以影響到後代許多人. 同理自己,才能同理孩子而身為父母可以做的第一個轉型,就是學習陪伴與接納自己的情緒,先同理自己,才有辦法去同理孩子.可能過去你不被允許能去感受與流露情緒,對你而言,情緒可能也意味著危險與討人厭,以至於面對情緒的慣性反應就是壓抑和逃離.現在開始,你可以有不同的選擇,而這需要一點勇氣. 當內在感覺不舒服時,有意識地對自己感到好奇和尊重,並嘗試跟不舒服的感覺和情緒在一起,先不要推開他,而是跟他待在一起.你可以告訴自己:「我有這種感覺是正常的.」「我可以有這種感覺.」「我可以不喜歡這種感覺,但需要尊重他.」同時你可以同理自己:「我有這種感覺,因為發生了什麼事(外在的刺激).」「我有這種感覺,不代表我是不好的家長(或任何角色).」「我有這種感覺,提醒我身體裡正在發生很重要的事,可能是某些需要沒被滿足.」最後,在面對教養中的挫折請先停止自責,告訴自己:「沒事的,一切都來得及,我正在學習,而為此努力的我是一個好家長.」 延伸閱讀:老二為何總想贏過老大?共同特徵竟是「努力追趕」,爸媽請為老二多做「這事」「要保護好自己」,扼殺孩子自我感受覺察!陷入「自我嫌惡」的心傷滿滿一杯茶灑身,該生氣糾結還是放下?無法決定外界變化,但「回應」能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