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逼孩子讀書,而是建立良好的態度和價值觀這些年寫教養文章,遇到讀者問最多的問題就是「孩子不會讀書、不喜歡讀書、成績不好,要怎麼辦!」我們先問問自己,你覺得孩子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孩子又覺得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呢?現在政府施行十二年國教,如果孩子不會讀書、不喜歡讀書,那這十二年國教是只要混一個文憑嗎?被媒體封為全球的教育部長,「讓天賦發光」的作者肯•羅賓森說:「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周圍的世界和自身的天份,幫助他們擁有充實的人生,並成為有熱情、有生產力的公民.」有生產力的公民,就是以後孩子們要貢獻能力工作、納稅,撐起國家的安全和發展.孩子從出生後,就靠著養與教去慢慢的熟悉與適應社會,最後要融入社會生活.而在學校的教育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找尋出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以後可以安居樂業.會不會讀書?成績好不好?其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有沒有付出自己的努力?有沒有熱忱的學習態度?是不是具有責任心?知道自己以後要靠自己工作來養活自己?回饋社會?養活自己與把自己照顧好,是每個負責任的人都該做到的最基本的事.但是現在有些孩子,卻把成績不好、不喜歡讀書當脱辭,賴在家裡既不升學、也不就業,每天在家滑手機、追劇.十幾歲的孩子,父母還不太老,好像還可以養他們,但是父母還可以這樣養孩子多少年呢?父母要趁早讓孩子認清社會的現實面,孩子不會讀書,更要培養出一技之長,雖然媒體總是說,未來的工作會大量被機器人所取代,但是機器人需要人類來發明、操作、保養與維修,孩子只要肯學習、肯努力,不會找不到工作.在台灣,是緊密連結的群體關係,只要孩子願意做就不會失業,反倒是父母不能總希望孩子不要吃苦,不要找太辛苦的工作,最好「錢多、事少、離家近」嗎?父母請不要騙自己,每個工作都有不為人知的辛苦與壓力.不要只羨慕別人擁有的高薪或是光鮮亮麗,每一種行業都有它的風險與委屈.為什麼做那行的人願意做呢?除了興趣以外也許是它的報酬,值得工作者的需求與付出.讓孩子尊重各行各業,孩子才不會眼高手低.職業不分貴賤,只是收入有天差地別.不管孩子是接受十二年國教、或是十六年大學畢業,還是十八年拿到碩士,甚至是讀二十幾年的書變成博士,孩子最後都要就業貢獻心力回饋社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就要帶領孩子探討未來的生涯規劃,讓孩子務實的知道有付出才有所得.每個行業都有對社會的貢獻,請不要只問孩子的成績如何?而是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態度和價值觀:幫助孩子塑造正確的觀念一、尊重各行各業行行出狀元,社會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投入才可以協和發展.不要讓孩子覺得穿西裝、打領帶,在辦公室吹冷氣才是上班.要讓孩子去找出自己有興趣的工作,人生不輕鬆不要好逸惡勞,更不可以好吃懶做.二、不推託不耍賴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事做選擇與負責任.讀書是為了增強自己,也學著付出自己的能力.現在的父母太寵孩子,除了讀書、補習、學才藝,孩子在家什麼事也沒做,所以當孩子書也不讀時父母自然驚嚇異常.要讓孩子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自己該做的事就要負責任的做好.三、不追求完美但要完成孩子讀書成績不一定要名列前矛,但要有認真學習的態度.人生不能用混的,更不能有得過且過的心態.不要有混一個文憑的觀念,混來的文憑既不能吃,在就業市場也不具備競爭力.要讓孩子養成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的習慣,做不完美沒關係,但要做完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是日後就業的育成階段,鼓勵孩子積極學習、勇敢地多方面嘗試,不要害怕失敗,而要記得學會、學懂,並且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喜悅與成就.四、幫孩子找出他的熱情與強項天生我才必有用,孩子一定有他有興趣與有能力的地方.陪孩子認識自己,強化他的優點與能力.孩子的無能是父母養出來的,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分配給孩子年齡該做的家事,多讓他了解職場生態.家庭的衣食開銷等,讓孩子真實的活在真實社會中,而不是校園的象牙塔.除了讀書,孩子要積極參與家庭的生活,在真實的生活互動中多觀察與鼓勵孩子,讓孩子找出自己生命存在的價值.正向面對人生的態度,才是孩子可以適應日後職場生活的能力孩子需要鼓勵,但是不能放縱;孩子需要學習,但是不能怕苦.現在的孩子大多不知民間疾苦,因為父母都苦自己,而努力的去滿足孩子,這是本末倒置的事.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充實自己的能力,日後要投入社會工作,養活自己回饋社會.沒有一個行業的錢是好賺的,多讓你的孩子學會付出,多帶領孩子體會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讓孩子體會從不會學習到會的過程,是很珍貴的成長.不要用孩子的學業成績表現來幫孩子打分數,但是一定要計較與糾正,孩子面對學習與人生的態度.孩子所走的每一步路,都在為日後的人生奠定基礎.孩子要學會負責任、不怕苦、不怕失敗、不好逸惡勞、不以金錢衡量一切,而有控管情緒和適應環境的能力,這些正向面對人生的態度,才是孩子可以適應日後職場生活的能力.這是五年前在粉絲專頁上的貼文,那時兩個兒子還是國中生,我們親子持續走在努力增能與付出自我的路上,現在哥哥在台大念大二,弟弟是高三生,都穩定的學習與進化,使自己變成更豐盛的人.孩子的樣子是父母的鏡子,有緣作親子,要好好珍惜可以相處的時光.讓孩子努力發揮與發掘潛藏的能力與天賦,快樂又健康的長大. 新書:<剛剛好的距離:設立關愛界線,家有青少年的親子相處指南>本文由<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授權,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閱讀延伸:女力覺醒不需要比男人強,好好發揮柔韌的力量,讓世界更美好!國中兒子說:「你們很幼稚耶!」他還不明白因為我們很愛對方不要跟鬧情緒的青春期孩子要求態度,那會割傷親子婚前婚後,談的戀愛不一樣當父母的愛都很滿,往往也太急,先穩定下來,才能成為孩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