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在街上碰見好久不見的老朋友,看見她一臉苦惱,令我不禁問個究竟. 朋友說:「你都知我囡囡讀緊K1,前日係佢生日,佢好想班主任同佢唱首生日歌,可惜班主任唔單止冇唱,就連一句生日快樂都冇講,囡囡放學後好唔開心,對住我喊,嗰刻我心都痛.」 我說﹕「見到個女唔開心,你一定都好痛心.但你有冇了解學校通常點同小朋友慶祝生日?」 朋友慨嘆:「當然有啦!我試過好客氣咁問班主任,佢話每個月有一日為個個月既小朋友慶祝,唔會個別為小朋友慶祝生日.於是,我係其他父母群組問下其他學校係點,有些家長話老師都會同佢唱生日歌.我再番學問老師,可唔可以補唱番生日歌比我囡囡,但老師拒絕.阿囡唔開心左幾日,有時仲要唔想番學.阿囡嘅心結一直未解開,令到我都好唔開心.點先可以令老師同佢慶祝番生日令佢開心番?」 唔知家長有冇遇過呢個情況?如果係你,又會點處理? 解說家長很多時見到孩子不如意或挫折,便很快代入其感受,擔心起來,同時會想辦法幫孩子.但其實家長又有沒有想過孩子每一次的不如意或挫折,都是教育的最好時機? 如個案中的情況,小朋友的生日已過,老師補祝唱生日歌其實已無補於事.最重要的,家長不是幫孩子去處理或讓他好過些,反而是如何教育他學習明白事件(檢視過去),協助他自己學習面對自己的情緒(面對現在)及學習處理事件或預防事件再次發生(展望將來).要知道,世界不是圍著孩子轉,孩子不是永遠的主角,他要明白不同地方有它的規範,而當挫折時應如何面對才是最重要,這亦是建立「抗逆力」的過程.如同生病一樣,每次生病都是讓自己更強壯的機會.孩子要透過挫折中的經歷讓自己體驗去明白、理解、轉化.家長不能代替孩子生病,只能從旁聆聽、表示明白及鼓勵孩子面對. 就如以上個案,家長可與孩子傾談,先描述孩子的情緒,同時讓孩子明白學校的規律,事情發生了,雖然傷心,但我們應如果面對.家長先讓孩子有足夠的空間表達,同時協助孩子整合便可.當然,家長可適時詢問孩子意願給予意見.如孩子每次遇上挫折時,家長都能緊記自己的角色,協助他們檢視過去、面對現在、展望將來,子女一來感覺備受尊重,同時慢慢地增強自信心、抗逆力和解難能力.